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知识点(四)
第八章 信息技术教学论 一、教学目标
1、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重在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学,重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学,人文精神,重在素养培养
2、书写要素:主体+动词+条件+程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学习微课视频,能采用至少两种方法启动word程序)
3、教学目标的理解
通过对英特网的学习及应用,使学生熟练掌握保存网页、文字、图片及下载文件的方法。
改正:通过对因特网的学习及应用,学生至少会用一种方法将网页、文字、 图片、文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中。
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改正:学生能复述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模板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区分/总结/制作__________(知识/作品)。
【过程与方法】
2.通过_____(学法),建立起对_____的感性认识,锻炼/提高______的能力。
(学法:观察与模仿、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____(学习/制作),体会/感受____(便捷性),激发_____(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突出)
最基本、最重要
一般为基本概念、操作步骤等
2、难点(突破)
最难理解、难掌握
一般为概念的理解、操作的易错点、知识的灵活应用
3、模板
【重点】
将知识与技能目标改成名词性短语
【难点】
1.的概念理解/制作/选择
2.的区分/异同
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用
4、理由:
第一个角度:课题;
第二个角度:内容;
第三个角度: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第四个角度: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章图片
1、分析导课-模板
导入新课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原则,(解释)。材料中,老师
(如何做的),符合/违背了。
2.原则,(解释)。材料中,老师
(如何做的),符合/违背了。
2、设计导课-模板
1、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文章图片
模板
(1)?【答案:】
(2)?【答案:】
教师总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能够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搭建起
逻辑框架。既巩固了先前所学习的___________内容,又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做
出了良好的铺垫。
之所以采用回顾旧知的方法,是因为之前学生学习过,通过提
问,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媒体/语言】
文章图片
模板
通过多媒体展示/描述___________(作品/生活实例),提出问题:
(1)?【答案:】
(2)?【答案:】
教师总结: __________ ( 情 境 和 新 知 之 间 的 联 系 ), 从 而 引 入 课 题 《》
设计意图
采用多媒体导入是因为学生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并且多媒体作品无
论是从视觉感还是艺术感都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学生对身边
已经有很多的接触,可以引起共鸣,通过生活的积累过渡到本课的新知,会更加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信息技术学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工具性,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进行导入,能够让学生树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或者培养
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生
活实例,不但符合课改的精神,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二)新课讲授
一)思路
1.提知识 :提炼知识模块,明确主讲内容
2.定方式 :学生主体,教学方法
3.填语言 :完善环节,书写设计片段
二)方法
1、新授-任务驱动法
文章图片
2、新授-提问启发法
文章图片
3、新授-操作演示法
模板
教师演示________________(操作),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
(1)?【答案:】
(2)?【答案:】
教师总结:。
之后请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完成。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能够让学生对_____的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此后
再模仿操作可以降低新知难度,这种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
课堂效率。
之所以设置教师边演示边讲授是因为这是本节课新知且是比较抽象的内容,
通过教师演示和讲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这里之所以采用演示法,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电脑,掌握了一定的电
脑基础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做到规范操作,通过对学生演示和
教师规范操作的观察促使学生树立规范的操作意识,掌握正确的______方法。
4、新授-自主探究法
模板
教师【讲解/提示/展示】,请_____(独立/合作)回答问
题:
(1)?【答案:】
(2)?【答案:】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这个部分采用小组讨论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跟小组成员讨论,
操作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思路,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设置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新知的理解。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该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存在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可以为他们提供交流想法的机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是因
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光凭一己之力很难总结全面,因此合众人之力能
够丰富大家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
5、新授-讨论/探究法
模板
教师【讲解/提示/展示________】,请_____(独立/合作)思考问题:
(1)?【答案:】
(2)?【答案:】
教师总结:。
小组讨论设计意图
这个部分采用小组讨论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跟小组成员讨论,
操作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思路,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设置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新知的理解。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该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存在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可以为他们提供交流想法的机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是因
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光凭一己之力很难总结全面,因此合众人之力能
够丰富大家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
注意:
形式: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人数: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4-6个人一组
任工分工:根据个人特点和能力,分工明确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巡查、指导、鼓励
设计意图
通过____探究的方式展开________的教学,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配合老师的引导和点播,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
习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探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直观的体
会,对于进一步探索_____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三)巩固提高
【经典例题】-模板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经典例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___________的理解。
1.(单选题)( )。
A._____B._____C.D.
【答案:。解析:。】
2.(多选题)__( )。
A._____B._____C.D.
【答案:。解析:。】
3.(填空题)______。
【答案:。解析:。】
【联系生活】-模板
教师出示生活中_________(案例),请学生分析/解释/回答案例中的______。
(1)____。【答案:】
(2)____。【答案:】
……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与生活相关的练习题,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还
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体会信息
技术学科工具性特点。
【比赛活动】-模板
设置比赛活动:以_____为单位,利用______制作______,最后在班级内进
行评选,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要点:__________等。
最后评选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等。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比赛活动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程中。不仅
可以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小结作业
1、小结
设计思路
师生通过问答的形式总结本课的知识和收获
常见方法
交流反馈法:学生谈感受、谈心得、谈体会,教师进行补充
总结归纳法:教师提供或学生合作完成本课知识框架(图、表、知识树等)
作品赏析法:由作品出发分析本课核心知识或操作要点
知识对比法:总结/分析相似知识的异同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问答形式进行小结,能够很好的体现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体现出教师引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通过问题设置也可以很好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重难点。
教师通过知识树或图表的方式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框架有清晰的了解。
教师通过自测评价表的方式进行总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自身的切身学习体验出发,及时发现学习的问题进而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2、作业
常见方法
操作类:巩固知识,完成某一生活中实际任务/完成某一主题的作品
搜集类:拓宽知识面,搜集知识背景、应用等;为下节新知做铺垫等
(五)板书设计
提纲式
表格式
流程式
图形式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学习平台是促进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评定和分析的一种手段。
(一)评价功能
诊断作用:对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做出判断,找出原因并改正
调节作用: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教和学的计划
激励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如可通过测验、提问、作业检查等方式进行
(二)评价类型
1、按评价主体不同
他人评价:别人评价自己,更加客观现实,更容易看见问题所在
自我评价:自己评价自己,准确性较大,但主观性较强
2、按评价方法不同
定性评价:评语
定量评价:分数
3、按运用的标准(评价基准)不同
绝对性评价:客观标准,宜于衡量学生对目标的掌握程度,但不适用于选拔人才
相对性评价:水涨船高式评价,具有甄选性强,但忽视学生的个人进步的特点
个体内差异评价:自己跟自己比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但缺乏客观标准容易出现评价偏高和偏低的现象
4、按实施功能不同
诊断性评价:学期前/模块前/课程前,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
形成性评价:教学中,强化和改进学生学习;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给教师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学期中/末,检查学生学习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确定学生后续学习的起点
(三)评价实施方法
量规表合格标准
1.评价内容多维化
内容细化;对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排序
2.评价方法多样化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定量中体现层次,设置评分区间和权重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
自我、同学、教师等
五、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
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 68 学时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 70-140 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 70%
文章图片
简答:(人喂公鸡食层粽)
1.基础性和工具性:信息时代的必修课程,辅助
2.综合性
课程内容综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多学科间综合: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相关知识
3.实践性:做中学、学中做
4.层次性
不同学段间:内容设置上由易到难
同龄学生间: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均有差异性
5.人文性:全面发展、创新、实践等
(二)课程任务及目标
1.课程任务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
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
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
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目标
高中:
(一)学科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2.计算思维: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解决问题时产生的思维活动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使用数字化的工具来学习,进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4.信息社会责任: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二)课程目标-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1、课程通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
2、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3、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
4、理解信息社会特征,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
成对人与世界的多元理解力
5、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
(三)教学建议(简答)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大环境:物质条件+文化环境氛围
小环境:学会放手,指导调控,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建立认知冲突
做中学、学中做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三多:多级学习目标、多样学习方式、多样化问题解决方式
两分:分层教学、分组教学
一辅导:对少量尖子生专门辅导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一总:总结归纳共同之处
一迁:技能的有效迁移灵活应用
一自主:引导学生自己提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信息技术教资知识点(四)】1.简答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应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
答:创新和教学需要解决个性和适应
2.请谈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三多二分一辅导
3.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答:1 总 1 迁 1 自主
专项一——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步骤
审题
分析问题
设计算法
书写程序
2、常见算法
文章图片
1.交换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t;
scanf(“请输入两个值:%d%d”,&a,&b);
t=a;
a=b;
b=t;
printf(“a=%d,b=%d\n”,a,b)
return 0;
}
2.累加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s=0;
for(i=1;
i<=100;
i++)
s=s+i;
printf(“s=%d\n”,s)
return 0;
}
3.累乘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s=1;
for(i=1;
i<=100;
i++)
s=s*i;
print(“s=%d\n”,s)
return 0;
}
4.穷举
#百钱买百鸡: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则翁、母、雏各几何?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s;
for(a=0;
a<=20;
a++)
for(b=0;
b<=34;
b++)
{
s=5a+3b+(100-a-b)/3;
if(s==100)
printf(“公鸡%d个,母鸡%d个,小鸡%d”,a,b,100-a-b);
}
return 0;
}
#临近新年,小明班里要举办联欢会,计划用 800 元班费准备 45 份礼物用于抽奖,由你负责采购。假定已选择三种礼品。其中,毛绒玩具每个 30 元 作为一等奖,彩笔每套 20 元作为二等奖,笔袋每个 10 元作为三等奖,要求用完800 元并每种礼品至少一件。请问,这三种礼品如何采购?(假设一等奖数量<二等奖数量<三等奖数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c;
for(a=1;
a<=26;
a++)
for(b=1;
b<=40;
b++)
c=45-a-b;
if(a printf("%d%d%d",a,b,c)
return 0;
}
5.级数
#求 1+1/2+1/3+1/4+1/5+……+1/100 的和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float s;
for(i=1;
i<=100;
i++)
s=s+1.0/i;
print(“s=%f”,s)
return 0;
}
#例 2:计算下列式子前 20 项的和:1+1/2+2/3+3/5+5/8+8/13+……。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
6、冒泡排序
#对数组a[4]={4,5,3,2},将其用冒泡法按升序排列后输出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t;
for(i=i;i<=n-1;
i++)
for(j=i+1;
j<=n-1-i;
j++)
if(a[j]>a[j+1])
{
t=a[j];
a[j]=a[j+1];
a[j+1]=t;
}
for(i=0;
i<=3;
i++)
printf("%d\n",a[i])
return 0;
}
7.折半查找(即二分法)
#任意读入一个整数x,在升序数组a[2,4,7,9,12,25,36,50,77,90]中查找是否有与x等值的元素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10]={2,4,7,9,12,25,36,50,77,90}
int x,high,low,mid;
scanf(“输入x值为%d”,&x);
high=9;
low=0;
while(low<=high)
{
mid=(high+low)/2;
if(x==a[mid])
printf(“Found%d\n”,x);
break;
else if(x high=mid-1;
else low=mid+1;
}
if(low printf(“Not found\n”);
return 0;
}
专项二——案例分析
分数:2X20
材料:授课实例
题干:教学评价;教学实施;教学内容
理论依据:评价方式;评价功能;评价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文章图片
作答步骤
第一步 : 阅 读 题 干 , 考 查 知 识 点 , 考 查 题 量 。
第二步 : 阅 读 材 料 , 链 接 知 识 点 , 勾 圈 点 画 。
第三步 : 撰 写 成 文
答题思路
文章图片
专项三——教学设计
文章图片
任务一:启发思考,了解
教师展示…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一:。。。预设答案:。。。
教师提出问题二:。。。预设答案:。。。
教师总结:
任务二: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思考,同桌互评,教师讲解。
任务三:合作探究,体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布置任务,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选出代表总结。
任务四:总结强化
教师再次梳理知识,强化学生理解。
推荐阅读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 闯北走南
- 签约
- 师徒结队,教学相长
- 高中地理提分攻略
-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反思015
- 我被骗子嫌弃了
- 谁杀死了那个高中女教师()
- 高二烈日当空,坚持下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的(高中生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