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 。
不仅影响大学生本身
而且影响社会和谐 。
什么是心理健康?
希仔今天就给大家展示一下~
阅读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的各个方面和活动都处于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整、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绪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在生活实践中 , 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 自觉控制自己 , 正确对待外界影响 , 从而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与协调 , 就已经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心态 。在这种状态下 , 主体能够很好地适应 , 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培养健康公民为目标 ,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 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 , 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为重点 , 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
现状
大学生 , 一个看似轻松的群体 , 其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 , 大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心理问题而辍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 一些自杀、杀人等非正常或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影响着原本纯净的大学校园 , 依然不是一片净土 ,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非常集中和突出 。
发生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长的一般心理问题 , 有心理障碍的倾向但不严重 , 这是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另一类是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成长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环境变化和心理适应 , 学习心理调节不当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 以及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力锻造等能力相对较弱而导致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专家认为 , 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 , 其中人际交往居首位 , 但性和爱情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
1.在人际交往中 ,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中被宠坏 , 学习顺利 , 使他们很少遭受挫折 , 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大学生活与梦想的落差 , 以及同学生活的差异 , 很容易导致心理不稳定 。
2.在性与爱方面 , 开放的校园让性与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 。有些学生把握自己有困难 , 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走极端 。
3.在学习上 , 很多大学生因为在激烈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 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下 。但是 , 当过去的高材生聚集在一起时 , 一些学生失去了以前的优势 , 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加了 。
4.就业方面 ,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压力 。但近年来 , 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逐年下降 ,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 未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将继续加大 。
分类标准
广义地说 ,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高效的、令人满意的精神状态;从狭义上讲 , 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 是完善和谐的人格 , 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迄今为止 , 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 , 包括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 ,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经验标准 。即当事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 ,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 , 经验标准强调因个体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而产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同样的生活事件 , 双方有不同的自我认知 , 不同的自我体验 , 不同的自我评价 。
2.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正常状态为参照标准 , 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正常状态 , 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 。例如 , 根据生理 , 心理和社会发展 , 大学生应该有能力独立生活和处理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事务 。但是 , 如果有些大学生生活能力低 , 生活不能自理 , 这就需要注意了 。
3.统计标准 。根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 , 得出一个常模 , 将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 。这个标准更多的是用在心理学研究上 。一般来说 , 我们必须将个人心理测试的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 , 以判断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
4.自我行为标准 。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问题时 , 应着眼于健康的发展观 , 即更多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人生课题 , 心理危机和困境也是在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有些心理困惑是某个群体特有的 , 比如大学生的多重压力 。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学业期望带来的情感压力都需要应对 。有些心理问题是阶段性的 , 等个体心理成熟了 , 就会自愈 。
有效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紧密合作 , 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1.学校应当创造和优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 促进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校风、学风和人际氛围 , 形成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 。
2.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要将国外的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并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成才教育充分结合 。
3.学生家长要从小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
抱着积极的态度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
我希望学生们正值壮年 。
面对困难不要害怕
相信自己 , 努力 。
美好的生活正在慢慢接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