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专做秋裤43年,这个村一年卖了6000多万条秋裤

新消费|专做秋裤43年,这个村一年卖了6000多万条秋裤
文章图片

文丨深氪新消费,作者丨沐九九,编辑丨黄晓军
“不穿秋裤爱臭美,老了变成老寒腿 。”
寒冬来临,秋裤如约成为妈妈心中YYDS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的故事,也乘着寒流,卷进千家万户,可偏偏这故事在山东某地止了步 。
比起你妈觉得你冷,他们更信奉的是“有一种冷,叫我们觉得你冷 。”
在山东泰安,姚家坡村民主要以秋裤为生,平均每3户就有1户从事秋裤加工,年产量高达6000多万条 。把这些秋裤的长度加起来,足足能绕地球一圈 。
新消费|专做秋裤43年,这个村一年卖了6000多万条秋裤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姚家坡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秋裤村” 。
比起你妈,他们更希望你穿秋裤,而你现在穿的秋裤,可能就有一条来自这个“秋裤村” 。
01、年产6000多万条秋裤,只卖了1个亿?对于姚家坡人来说,秋裤,承载着这个小村庄的发展史 。
坐落于泰山脚下,姚家坡人深耕秋裤43年,生产的秋裤数不胜数,也早已凭此找到生存之路 。可再早30些年,还没能抓住秋裤的姚家村,属实还是个“穷窝” 。
穷窝村里出奇迹 。
70多年前,穷苦的老一辈为维持生计,将自己缝缝补补的技能发挥到极致 。他们从周边服装厂购置边角料,靠着纺车,一点一点将零碎布料重新裁成服装 。
彼时,姚家坡村还是无人问津的小地方 。老一辈人就挑着担子,向南渡过汶河,向东抵达莱芜,把服装卖到周边小镇、县城里去 。
靠着一根担子,姚家坡的衣裳也走进大大小小的地方 。
从花线业起家的老一辈,靠着那架纺车,也把姚家坡从“穷窝”变成远近闻名的“织布窝” 。到了1978年,村里已经家家户户做衣裳了 。伴随着村里针织产业兴起的,还有针织加工的机械化 。
随后,率先意识到量产才是出路的姚家坡人,在通电后陆续购入纺织机器 。从传统的手工缝纫机到马达缝纫机,再到锁边机,姚家坡的针织产业逐渐走向机械化 。
而那一台台被搁置的老式纺车,也成了这波历史的见证者 。
新消费|专做秋裤43年,这个村一年卖了6000多万条秋裤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机械化下,姚家坡村针织火热,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 。
渐渐的,他们用的布料也从边角料转向质量更好、面积更大的布料,从传统的制衣转向了秋裤 。
秋裤样式简单,操作难度不大,更适合姚家坡的老年人 。于是,姚家坡人就这样盯紧了秋裤,一盯就是43年 。
从最初的泰安市场、济南西市场,到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吉尔吉斯斯坦、印度、俄罗斯等外国市场,姚家坡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
目前,姚安坡村生产1条秋裤只需3分钟,年产6000多万条,往往冬季一来临,前三个季度生产的秋裤就会被抢购一空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年销6000多万条,姚家坡的秋裤年销售额仅仅1亿多元?
卖得多,获利不高是秋裤村最普遍的问题 。
02、没有品牌,买秋裤都去了南极人?即使秋裤都卖了出去,姚家坡人还是闷闷不乐 。这并不奇怪,对比其他秋裤商家,姚家坡的秋裤实在赚得太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