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对话脱口秀达人颜怡颜悦:杀死那“一个双胞胎”( 二 )


所以 , 他们就想到了突破性地将自己的一些不同做进戏剧的剧本里 。
《女女胞胎》中的一句台词这样写道:“我以为我们有不一样的身体 , 不一样的脸 , 不一样的房子 , 不一样的男人 , 我们就是不一样女人了 。”
简简单单的“以为”一词 , 毫无疑问揭示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谈到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时 , 颜怡颜悦对钛媒体App表示 , 世人对双胞胎的好奇 , 常常在于二人有什么不同 。“但我们就是不同的 , 只是因为长得相似 , 所以就被人这样提问 , 这其实是一种对双胞胎的歧视 。”
二人曾经在《脱口秀大会》以及许多其他场合都有提及 , 在工作与生活中 , 颜怡是那个“端茶倒水、批评剧本”的角色 , 而颜悦则更多将时间花在创作上;颜怡或许是那位性格中有着更多悲观底色的人 , 而颜悦会达观一些;颜怡“喜欢抢话” , 而颜悦总是那个面对众人显得寡言少语的那一个……
但这些细节 , 很多观众都发现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部戏剧的海报上 , “女女胞胎”的两个“女”字 , 弱化了每一个“女” , 把他们合起来做成了一个“双”的字体 , 就如他者对双胞胎的刻板印象一般 。
娱乐|对话脱口秀达人颜怡颜悦:杀死那“一个双胞胎”
文章图片

《女女胞胎》海报
从延伸的角度来看 , 二人希望这部话剧带来的意义 , 不仅是大众对“双胞胎”、“多胞胎”的关注 , 还包括更广泛的、被当做“复制人”的群体——比如女性 。
很多时候 , 女人也常常被认为是可以轻易被替代的 , 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 , 双胞胎的命运 ,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女性在情感、职场与许多社会其他位置中遭际的放大 。
所以 , 在这部话剧里 , 可以认为“双胞胎”与“女性”这两个构成二人脱口秀的核心元素 , 在舞台上第一次有机地融合起来 , 形成了为一种“弱者发声”的合力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颜怡颜悦确实“杀死了”之前的那个创作者——“一个双胞胎” 。
寻找脱口秀之外的可能如果说取材自身人生际遇 , 是为了对自我认知和局限于复制人创作的突破 , 那选择挑战话剧 , 对于颜怡颜悦而言 , 则是探索跨界表达的可能 。
脱口秀的“一人一麦” , 无形中给颜怡和颜悦戴上了一把表达形式与内容的枷锁 。但脱口秀市场的“内卷” , 却鞭策着这两位已不再是脱口秀新秀的表演者 , 提升自己的综合创作与表演能力 。
因此 , 在脱口秀之外 , 颜怡颜悦试图做其它的内容尝试 。“我们这次来做戏剧 , 是因为话剧与脱口秀同样作为一种情绪诉说、内容表达的途径 , 可以给当代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舒适感 , 把内心的压抑释放出来 , 戏剧的内容和形式 , 脱口秀都可以借鉴 。”颜怡表示 。
二人尤其看中的是戏剧舞台更丰富的表达张力:
戏剧没有特定的表达和文体 , 有太多的“花”可以加 , 舞台上可以有很多表演调度为表达呈现增色:灯光布景、舞美、音乐 , 这些都比脱口秀形式丰富;脱口秀最大的局限 , 在于只能写自己的段子 , 他者的故事在脱口秀表演中没有可信度 , 而戏剧就可以撰写别人的故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