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Run过程

点击 Run 之后 App 进行编译、汇编、链接、代码签名以及启动执行等操作
编译 编译主要依靠编译器来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主要的操作有预处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生成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以及目标代码优化
OS X 现在使用的编译器是 LLVM (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在最初使用的是 GCC作为官方的编译器,但是由于下面的众多限制,apple 使用了自己的一套编译器

1.GCC 原名为`GNU` C语言编译器,它原本只能处理 C语言,后来扩展了Objective-C、Java等语言,但是对于Objective-C的处理还是存在众多不便 2.GCC 效率低下、性能不强 3.苹果开发自己的编译器llvm,有利于开展自己的工具链,比如后期做 Swift、lldb 等

编译器分为编译器前端(clang)和编译器后端,编译器前端负责产生机器无关的中间代码,编译器后端负责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并转化为目标机器代码
预编译 预编译主要用来处理那些源文件中以 #开头的预编译命令,比如#include等
词法分析 将输入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词法符号,也叫单词符号(token)
语法分析 将符号化的字符串,转化抽象为可以被计算机存储的树形结构,即抽象语法树(AST),并验证语法的正确性,例如:忘记带分号
语义分析 语法分析只能完成语法层面的分析,无法对整个语句的真正意义进行判别,比如,讲一个浮点数赋值指针类型的时候,语义分析器就会发现类型不匹配,编译器提出相应的错误警告
语义分析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类型检查、以及符号表管理
生成中间代码 编译器前端负责产生机器无关的中间代码,编译器后端负责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并转化为目标机器代码
目标代码的生成与优化 编译器后端主要包括代码生成器、代码优化器。代码生成器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代码优化器主要是进行一些优化,比如删除多余指令,选择合适寻址方式等
汇编 目标代码需要经过汇编器处理,才能变成机器上可以执行的指令。生成对应的.o文件
链接 链接器(这里指的是静态链接器)将多个目标文件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在 OS X 和 iOS中的可执行文件是 Mach-O,分为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 静态链接
    在编译链接期间发挥作用,把目标文件和静态库一起链接形成可执行文件
  • 动态链接
    链接过程推迟到运行时再进行。对于动态链接和静态链接,各有千秋
    1.如果多个程序都用到了一个库,那么每个程序都要将其链接到可执行文件中,非常冗余,动态链接的话,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段代码,不需要在磁盘上存多份拷贝,但是动态链接发生在启动或运行时,增加了启动时间,造成一些性能的影响 2.静态库不方便升级,必须重新编译,动态库的升级更加方便

代码签名 在 .app目录中,有又一个叫_CodeSignature的子目录,这是一个 plist文件,里面包含了程序的代码签名,你的程序一旦签名,就没有办法更改其中的任何东西,包括资源文件,可执行文件等,iOS系统会检查这个签名
签名过程本身是由命令行工具 codesign 来完成的。如果你在 Xcode中build一个应用,这个应用构建完成之后会自动调用codesign 命令进行签名,这也是Link之后的一个关键步骤
启动 【App的Run过程】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终于形成一个可以在系统上跑起来的可执行程序,剩下的就是启动运行
其实在启动过程中,dyld(动态链接器) 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进行动态链接,进行符号和地址的一个绑定
dyld 主要在启动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加载所依赖的dylibs 2.Fix-ups:Rebase修正地址偏移,因为 OS X和 iOS 搞了一个叫 ASLR的东西来做地址偏移(随机化)来避免收到攻击 3.Fix-ups:Binding确定 Non-Lazy Pointer地址,进行符号地址绑定 4.ObjC runtime初始化:加载所有类 5. Initializers:执行load 方法和__attribute__((constructor))修饰的函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