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

人们在生活节奏逐日变快的今天,当你走在大街上,人们都是行色匆匆,无暇顾及自己的步履是否稳健,步态是否从容,只是随着生活的激流急匆匆地向前;当你进入商场,人们选购自己需要的物品,或立或坐或靠,随心所欲,无心关照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形象;当你站在国旗台前,随着庄严的国歌声,鲜艳的红旗冉冉升起时,国旗下的所有人肃穆地站着笔直的身姿,内心升腾着一股激动的潮;不同的场合人们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时时关照自己的身姿,时时修炼自己的身姿,并未被大多数人所关注,进而养成良好的修行习惯,提升自己的品行。特别是在这个人们对名利权贵趋之若鹜的现实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被冷落,更甚至被丢弃。

人们追求着个性张扬,追求着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没有一粒行立坐卧的规范种子,因此,作为家长的人们当你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时”,孩子只是听到了你严厉的苛责声,并没有给孩子做出过“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的榜样,孩子周边的生活环境也未曾有过规范的行立坐卧的姿势参照,更认识不到规范的行立坐卧对自己品质的提升有什么重要意义,更有甚者将一些行立坐卧修炼的比较好的嗤之以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从自己“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开始修炼,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够提醒自己站立时要如一棵青松精气神十足,行走时不左右摇晃,更不能随随便便依靠,将自己的端正状态展示于世。
往小里说,这样做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做一个端庄优雅的人,在每一个站立姿势中散发出自己生命的芬芳。这样,最少能为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当你以追求“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的端正姿态,作为自己的修行目标时,就会放下自己的傲慢心与嗔恨心。君不见飞扬跋扈者,他们藐视世间的一切,唯我独尊,对任何事物毫无敬畏心,蛮恨地左摇右晃地行走在马路上,生存于天地间,对自己生命存在的形态没有更好的思考,傲慢地对待世间的一切,谦卑恭敬心无从生起。
往大里说,这样做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自己做一个关爱生命的人,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折射出自己生命的光芒。这样,为人师者可以告诉孩子们,要专注于每一件小事,当我们走路时,要注意脚下的路,告诉孩子路上有行车,也有井盖,要规规矩矩走路,走好每一步路,不追逐、不打闹、不攀爬,在教育孩子“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的行为规范时,从小渗透安全意识与珍爱生命的意识。君不见,有青春年少的姑娘依靠电梯玩手机而摔跤的危险故事,更惨的是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修行才能立德,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时,我们传播给世人的信息是善良而谦卑的,我们立于天地间,对万事万物不悖逆于道,而能顺其道而行,这就是人最高尚的品德。由修炼一个简单的“立姿”到修炼做一个立于天地间的善良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人生命升华的过程。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大江南北生根开花,我们才是真正的炎黄子孙。文化知识需要学习,但做一个有修养有礼貌的人更重要,徒有一肚子墨水儿,徒有高尖的科学技术,如若“立不端正而跛足,随便倚靠”的话,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只是一技之师,而非圣者。我想,现在我们不缺的是规模庞大的大学校园,不缺的是齐全的教学设备,更不缺满腹经纶的师者,可是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中,生活过得烂包的有之,不肖子有之,犯罪的有之,有时又想,一个大学生读书若干年,尽然不会做一个堂堂正正自食其力的人!可悲的是,他学到的是知识,缺失的是文化,当一个大学生缺失了传统文化,这样的知识就是冰冷的,甚至是引入歧途的杀手。因此,一个七尺男儿首先要做到“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当他内心让这一句传统文化教育滋养时,他的生命才是鲜活的,他才能从修炼端正的姿势中感悟到做人的真谛:剔除内心的贪嗔痴慢,立于天地间,做一个规规矩矩的人,有文化的人,孝亲尊师的人,折射着传统文化的光芒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有一天,当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会思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绝不会依靠旁门左道,更不会择不善而从之。
从国家栋梁到平民百姓,从乳臭未干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者,如能时时聆听传统文化教育,时时践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泱泱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才能绵延不绝。
【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修炼“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承随便倚靠”做起,做一个规范行为的善良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