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一、
学习外语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刚需。
笑来老师,用英文阅读原版是刚需。
二、
1、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和思考的,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到水落石出。
可你身边一定有至少一个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做出更优秀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寻求真相就是他们的刚需,若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会很难受。
2、分析能力,是一切能力之王。
对少数人来说,分析就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的要死。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会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就会去克服什么障碍。
谁也拦不住,因为那是刚需。
若是我认定某个问题需要一个解释,那我就会不断地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补充.......这个过程很可能长达好几个月,或者好几年,甚至七年一辈子。
3、俞敏洪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甚至,习惯很可能就是刚需的另外一种说法。
优秀的人有几乎一摸一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我在面试时,总是问这个简单的我问题:
你在哪方面做到过第一,做到过最好?哪怕是局部,哪怕是小范围。
4、什么是牛人?三句话: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大部分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也不会因此难受,也许曾经难受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习惯了。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思考:
想做但是没做成的事情:
1、英语、口语
2、书法
3、理财
4、工作业务能力
5、演讲
【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问答1
留言01
不要想一次拿下那么多技能,在里面找到一个最接近生活常态的项目,慢慢试着把它变成刚需。每天投入一定时间,连续一个月,你就能感受到非常大改变。
02
刚需可疑培养,像习惯一样。
将刚需融入到生活中。
03
生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刚需,如看网页、看微信等,每天至少花掉2-3小时。
0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