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越长大越是怕过年,而是因为我没钱

不是因为越长大越是怕过年,而是因为我没钱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商场超市里各种张灯结彩的促销活动,身边张罗置办年货的亲朋同事,微信朋友圈上各种助力抢票的二维码。
春节,正在倒计时………
【不是因为越长大越是怕过年,而是因为我没钱】
“你几号回去过年”
“你今年过年有回去吧”
“过年车票买了吗”
……


整个朋友圈似乎都在期待着过年,而我却不一样。
过年,回家的感觉没有以往归心似箭,也没有迫不及待,更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

反而很怕春节的临近,似乎在逃避些什么,不愿回去面对三姑六婆的盘问,也不愿回去面对左邻右舍“自认为”的异样眼光,更不愿回去忍受自己内心的拷问。

微信的家族群里,每天都在议论着,看着她们在群里的欢腾互动,唯有我默默不发一言。今天我姐再一次艾特我,问我啥时候放假,我说还早着,还有一个多星期,并且再次跟她们强调没票回去。其实是压根儿就不想回去的心思,最后被我姐一句“没票可以抢”给怼的再次沉默不语。

因为没钱回去过年,不回去可以省一笔开支的同时,也可以省去面对一切春节期间该面对的琐碎之事。

太怂了,是我的致命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理谁都清楚,可是虚荣心在作祟。听胡同学说月收入过万,自己半五能保持就谢天谢地了;听张同学道婚姻幸福模样,想想还是用单身狗自由来安慰自己;再看黄同学晒这几年走遍全国各地旅行出差照,自己福建省能出去游一趟就已经非常奢侈。
于是就连回去面对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去接受这种处境下懦弱的自己。




越是回避,内心越是备受拷问。4°的气温,6:30分的街道,坐在前往开会的公交路上,凝视着车窗外的世界。

思绪飘到儿时的画面……小时候常会在想,大人为什么不怕冷,霜冻天依旧下水洗衣洗菜,不舍得烧热水;看着老爸他们的手好几道粗口,就会心生疑惑想去摸一摸。长大后才明白,那是他们肩上的担子比我们重,手上的茧子比我们深,不是因为不舍得烧热水,而是因为可以忍受得了寒冬天的压迫,他们肩上永远扛着比我们眼看到的,还多得多。(此刻有种想回家的冲动,想回去再摸摸老爸那满手粗茧子的手,可是当下现状又阻止了我,因为我没钱回去……)
刚好红灯,车停驻在摆早餐摊位旁100米处。想起我们楼下卖早点的阿姨曾说过,凌晨四五点起床准备卖早餐的他们,六点就在各自的摊位前,七点半之前城管会前来驱赶,只有早龙可以随意想摆到几点就摆几点。
他们日复一日地奔波于生计,摆早点也许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渠道,可是他们依然坚守着这份工作。
比你优秀的人,永远比你更努力;你以为你起的很早,永远有比你起的更早的人。




过年,不论假期3天后,5天后还是7天,10天后,依旧回到昨天。当下的时光却是弥足珍贵。

最近被陈可辛的春运《三分钟》短片触动着,认真看了第二遍,依旧润湿了眼角。原本不打算回家过年的心,更加被牵动着。
图片发自App
列车员的坚守,急诊医生的忙碌,护林员的使命,环卫工人的奉献。我们理应向他们致敬,同时自己又是何等的幸福,能回家过年不愿意回,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罪恶感油然而生。
毕淑敏老师曾经说过:“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必有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啊,可是,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我想……再大的自尊心,也抵不过回家过年陪伴家人的那份心吧!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