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分析自己,了解自己,改进自己,成长自己

你是否经常做好了计划,却迟迟无法实施?是否重要的事就摆在眼前,却总忍不住去做一些零七八碎毫无意义的事情?做事前的停顿,究竟是简单的放松,还是因为拖延而无法进行?

拖延,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拖延心理学》教会你,分析自己,了解自己,改进自己。成长自己。
这本由美国资深心理学专家所书写的心理学专著告诉我们,拖延既不是恶习,也不是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每个人都会拖延。好笑的是,就连作者本人,也在书中反复提起在书写这本书时所发生的拖延。
瞧,拖延根本就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分析出它的成因,并寻找出它所对应的解决方法。
全书共分为5个部分,18个章节,从拖延这个行为入手。分析拖延行为中的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并在全书的最后两部分,给出了征服拖延的一些建议。
为什么会拖延?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许多拖延者都是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为了避免失败而迟迟不肯动手,或者做太多的准备活动,从而导致重要的事遥遥无期。
也有一部分人拖延的原因恰恰相反,他们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成功,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叛逆的拖延,往往就是争取自我主动的一种表现。
这些拖延的行为,常常来自于早期记忆的影响。当一个家庭在孩子幼年时期对他充满支持、充满宽容的时候,孩子的性格往往更完善、更积极、更乐观。但当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期目睹了家庭太多的冲突、感受不到家庭的支持时,他在后来的人生中,便容易拖延,哪怕这些记忆他已经不记得了。
怎样解决拖延? 尽管拖延有种种不同的成因,但并没有一个拖延者是不可挽救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析出我们拖延的深层原因,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通过练习,让拖延无法在心理上继续影响我们、在生活上继续造成严重后果,这样逐渐改变我们拖延的行为,挽救自己的生活。
在对抗拖延的练习中,意识到自己为拖延找的形形色色的借口很重要。意识到这些借口,否定掉这些借口,然后行动起来。
第一步,就是选定一件事情,做一个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可观察性的计划,然后把这个当目标分解成无数非常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逐一突破,并在突破的过程中,常常奖励自己以克服心理上的倦怠。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出时间表来帮助自己管理时间,调整计划的合理性,也可以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以避免当局者迷这种情况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诉自己,“我不必事事完美,只要开始了,就是好的。”当然,第一步一定要给自己信心,最好5分钟之内就能完成第一个步骤。
【《拖延心理学》——分析自己,了解自己,改进自己,成长自己】如果拖延的行为非常严重,那就要考虑是否患有注意力缺失紊乱,或者执行功能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寻求医生和药物的帮助了。
以上是这本书所提出的一些关键信息,当然不是全部,如果大家想要更好的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欢迎大家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