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之道(道家养生之道如何内外兼修?)
俗话说:“世上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不老之药 。”
“养生之道”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长寿”也是“红豆”的博客印记,大家都很期待 。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尽可能推迟“死亡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
中医讲养生,重在气血,从物理物质的角度讲;但是道家强调养生,特别强调精神境界 。
那么,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如何掌握养生之道呢?
“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道家的养生之道是如何内外兼修的? 道家养生之道】01
内部保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庄子曾在《养生大师》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有技巧有技巧” 。
在屠宰肥牛的过程中,这位技术工人(厨师)先是看到了眼睛里的“整头牛”,然后看到了“一些牛”,最后达到了“眼睛里没有牛”的状态 。
在“解牛”的过程中,垦丁逐渐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境界层面,这让他不仅动作流畅,而且声音和谐,处处表现出舒适的姿态 。
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了解牛,需要遵循自然的原则,养生也是如此 。
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看做熟练自然的人,更要把自己看做“牛”:深刻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症下药,才是养生的前提 。
“天由阴阳化为万物,人以阴阳为荣 。阴阳之道,顺则生,逆则死 。”
如果你想活一辈子,你必须顺应天道 。
俗话说,保持心脏与自然和自身结构相一致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 。
其实充满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只有适合自己身体结构的养生方法才是有效的养生之道 。
造成每个人特殊身体结构的条件有很多,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因素 。
有些人因为先天缺陷而异于常人;
而另一些则受到后天环境的制约,从而改变原有的身体结构 。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适合这种养生方式:顺应自然 。
这个方法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做起来就更难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一些道教神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老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当你来的时候,当你是老师;如果你合适,顺大师也会的 。”
在秦始皇(老子的朋友)看来,老子才是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 。虽然很少有人达到这个水平,但我们不需要灰心,因为如果你努力了,就不会白做 。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顺应自然天道,但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心平气和,精神淡泊 。人生在世,焦虑紧张是一辈子,心安也是一辈子 。是选择平静地生活,还是度过忧郁,完全取决于一个人作为人的态度 。平和豁达,顺应自然,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
从这个角度来看,“内修”重在培养气质,稳定精神,而不是通过大量的食疗来延年益寿 。
文章插图
02
外部保健:学会保护自己,做一个“无用”的人
仅仅通过“养育”来长寿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人总会受到外界的侵扰和干扰,而此时拥有避免伤害的方法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
就像王夫之说的“乱世自给”,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一定要记得趋利避害,尤其是在乱世,你的才华、才智、德行、名望看似是你的长处,实则也是你的危险 。很多有才华的人往往在乱世中下场很惨,而避免这种伤害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一个“无用之人” 。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无用之人”呢?
说到“无用”,很像佛家所说的“空明”,也很像孔子所说的“不气” 。但更详细的解读是道家的庄子 。
庄子认为,一个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的人是无用的 。
“无用之人”不是什么都不做或者什么都做不了的人,而是“知道现实的无奈和残酷,却依然不改变自己原来的心去做”的人 。
其实这样的人跟儒家圣贤很亲近,知道自己做不到,执着不后悔 。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么执着的人,怎么能轻易避免外界的伤害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说“明知自己无能为力,但如果安全”是一种无用之人,那是因为还有另一种人也被认为是“无用之人” 。
这种人遵循“天下有好道,圣人成材;天下无道,遵循“如何过圣洁生活”的原则,遵循“知时随变”的生活规律 。
文章插图
就像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一样,他“居安思危,不求文达为臣”,既在等待机会,也在避免外在的伤害 。
03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无论是内修还是外修,其核心都在于“平淡如水” 。
正如庄子在山姆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
对内,我们总是保持一种淡定淡泊的心态,既不高兴也不生气;
对外,我们建立了一种平淡如水的关系,没有过于亲密,也没有刻意疏远 。
这样,你不仅可以做到身体上的平静和舒泰,而且也不会让别人怨恨你,从而实现真正的“长寿” 。
“自养”与“避外害”相结合,才是长寿的“养生之道” 。
推荐阅读
- 二手房交易流程及费用有哪些
- 冰点脱毛多久做一次 冰点脱毛20天一次可以吗
- 吃朝天椒的注意事项 吃朝天椒禁忌
- 为什么会得红斑狼 为什么会得红斑狼疮
- 钢筋字体在wps中输入方法 钢筋字体在WPS中输入方法
- 狗为什么不睡觉 为何狗狗不睡觉满屋里转
- 三维家装饰线条怎么搞的 三维家3D云设计中橱柜设计修改线条材质的简单操作过程
-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介绍
- 为什么会磨脚后跟 磨脚后跟是因为鞋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