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店简介 螺蛳粉是什么

在进厂之前,螺蛳粉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街头小吃没什么区别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低价的地方小吃,在过去几年产业升级的帮助下,催生了一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产业,甚至成为柳州最耀眼的名片 。
文|财经采访人员吴琼
编辑|于乐
柳州螺蛳粉又火了 。据央视报道,4月26日下午,正在广西柳州调研的******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
***指出,小米粉行业能做到这么大并不容易 。我们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支持,遇到困惑时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能够放心大胆地发展 。
螺蛳粉作为一种地方小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柳州街头 。2014年,工业化的袋装螺蛳粉出现,从无到有,只用了6年多的时间 。2020年销售收入近110亿元 。
2019年,袋装螺蛳粉产业产值已达60亿元 。2020年的疫情给袋装螺蛳粉的销售又添了一把火,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如今,袋装螺蛳粉已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各环节创造了约25万个就业岗位 。
螺蛳粉的流行是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的,但它也受到了当地小吃的欢迎,如云南的诺邓火腿、陕西岐山的哨子面和广东的朱升面 。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中,只有螺蛳粉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据说广西有“三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 。在邻省云南,过桥米线也是久负盛名 。然而,在这些类似的米粉、米线小吃中,只有螺蛳粉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
成功的秘诀是“工业化”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钢集团、五菱汽车等知名企业所在地,具有工业传统 。柳州一直在尝试用产业化的思维发展螺蛳粉产业 。从2014年第一家螺蛳粉预包装企业诞生,到年产值过百亿,螺蛳粉已经从街头小吃发展成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食品,速度惊人 。
开始做某事
2020年8月的一天下午,几名工人来到刘中食品螺蛳粉厂,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趁着今天通知停电,赶紧找人来修 。”运营中心副总裁周朝友说,“如果不停电,就没时间修了 。”一旁的工人还在热火朝天地包装原料、装袋……一刻也停不下来 。
如果那天没有接到停电通知,给部分员工放假,厂里的气氛会更热闹 。“卖的太好了 。”周朝友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尤其是疫情期间,工厂每晚灯火通明,夜以继日地工作,但还是满足不了抢货的代理商和“哭着要饭吃”的粉丝 。
螺蛳粉的历史并不长 。柳州人一直有吃螺蛳的传统,但螺蛳汤加米粉是上世纪70年代的吃法 。米粉放入螺蛳熬制的汤中,配以柳州特有的酸笋和酸豆角、花生、腐竹、辣椒等配菜 。味道酸辣鲜香,很快受到食客的欢迎 。
柳州市区的大街小巷,螺蛳粉店随处可见 。山墙不大,只有两三个房间 。厨房大多用透明玻璃与用餐区隔开 。从窗户里,可以看到厨师正忙着煮面粉、鹌鹑蛋、鸭脚、猪脚...各种卤菜早已备好,食客可随意挑选 。单个螺蛳粉不带卤味的价格不到10元 。
直到十年前,螺蛳粉还只是柳州街头的一种地方小吃 。出了柳州,自治区可能没人知道,更别说全国闻名了 。
2012年春天,转折点来了 。《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1》)第一季第一集播出,被off the charts观看 。螺蛳粉和柳州酸笋一起出现,一下子就出名了 。柳州人到外地,说起家乡,马上会有人问“你们那里有螺蛳粉吗?”
非遗人、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易阳是一名厨师 。2003年,他创办了卖螺蛳粉的小吃摊“味道广场” 。“那时候生意很好,尤其是2014年,每天能做270-290桌 。很多人想加盟,但是我们不了解加盟连锁,所以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虽然连锁餐厅没有做大,但倪依洋还是在2011年到北京首都朝阳门外最繁华的一条街开了一家“螺师傅柳州螺蛳粉”店 。当时,为了推广螺蛳粉文化,柳州市有关部门组织了“螺蛳粉进京”项目,引导包括他在内的一批企业家进京开店 。《舌尖1》导演在北京吃过三次螺蛳粉,印象深刻 。螺蛳粉出现在第一集是从北京到柳州 。
同年10月,作为柳州市美食联盟协会会长,倪依洋和协会配合柳州市委市政府,在柳州会展中心搭建直径21米的大锅,煮螺蛳粉,并组织了万余人参加的“万人分享螺蛳粉”活动,引起轰动 。“汤12吨,田螺1000斤,鸭脚2000只,猪脚1000只,卤蛋1000个,鸡300只 。”说起当年的那次活动,倪依洋记忆犹新 。这个活动利用了咬尖1的余热,把螺蛳粉的人气推向了一个小高峰 。
“一个地方特色小吃的名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需要各种活动不断推进,也需要员工的共同保障 。”他说 。
到现在,螺蛳粉走的是一条比较传统的发展道路:从当地起步,通过连锁、加盟等方式扩展到全国各地,但仍然局限在现在制售并举的餐饮业 。然而螺蛳粉的从业者们很快发现了更大的市场:包装食品 。
2012年后,小厂家陆续看到商机,开始做预包装螺蛳粉,通过淘宝平台销售 。起初,我们的产品保质期很短,只有15天左右,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销售很快 。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快递送达,消费者买回来就可以煮着吃了 。15天的保质期勉强够用 。螺蛳粉最早是在淘宝上卖的,不需要你提供任何许可证 。你可以直接开店卖 。行业缺乏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发生 。柳州市委市政府逐渐意识到,是时候管管这个行业了 。
2014年10月28日,柳州首家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始生产袋装螺蛳粉 。这是柳州螺蛳粉产业化的开始 。
摸索
2020年8月的一个中午,当《财经》采访人员见到罗霸王董事长姚翰林时,他刚刚从温州回到柳州 。这次在温州,他采购了一批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准备再次扩大自己工厂的产能 。在距离现有厂区20公里的螺蛳粉工业园附近,新的厂房已经建成,计划年底投产 。这里将是罗巴王的新厂址 。现有的20,000平方米的工厂已经无法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 。
新工厂旁边的螺蛳粉工业园位于柳州市鱼峰区 。标准工厂有4家,是消费者熟悉的螺蛳粉品牌的厂家集合,如李子奇、柳江人家、罗庄院、溪洛汇等 。原料供应、加工产品、包装、网络销售、物流配送等产业链上的企业一应俱全 。周朝友所在的广西刘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他们是自营的“柳江人家”牌螺蛳粉,也是李子奇牌的代工厂 。
姚翰林,福建人,2000年左右来到柳州,见证了螺蛳粉的产业化和转型 。福建的铁观音很有名 。刚来柳州时,他是做茶酒生意的 。“八项规定”出台后,烟酒生意越来越差,姚翰林琢磨转型 。
当初他的转型方向是做福建卤味小吃“红色鸡爪” 。他办了一个两三百平米的小厂,投入生产,但很快发现无法和绝味这样的老牌卤菜品牌竞争,一年就亏了几十万 。迫于压力,姚翰林有了放弃这家食品厂的打算 。正好,柳州市政府开始规范预包装螺蛳粉行业 。现任刘中食品法定代表人的罗进波看中了姚翰林的鸡爪厂,想把它关掉生产预包装螺蛳粉 。
姚翰林认定这是个好方向,但他完全是个螺蛳粉的门外汉 。碰巧罗进波是个厨师,他知道食谱和技术 。“我劝他,这个厂太小了,我们一起努力,另找地方把这个生意做大做强”,姚翰林说 。为了说服罗进波,他提出的条件是罗进波出资5万元,占30%的股份,两人一拍即合 。“我和他合作是个奇迹 。我们才认识了三天 。三天时间,我敢要求他给5万股占30% 。”他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2015年1月,占地700多平方米的广西御品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专业从事“螺霸王”品牌袋装螺蛳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他们是第六家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螺蛳粉企业 。
“初始认证的门槛很低,没有硬性要求 。”姚翰林说 。有些小厂只有200多平米,也能拿证 。“没办法,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卖螺蛳粉了,必须尽快引导他们正常经营 。”到了2015年下半年,相关部门规定必须有500平米以上的厂房,周围不能有污染,才能拿到许可证 。又过了一两个月,标准提高到1000多平米 。
柳州产的袋装螺蛳粉和米粉自然是标准的,成分差不多 。一进刘中公司的大门,就能看到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摆着他们生产的柳江人家品牌的螺蛳粉,每包螺蛳粉里的配料:螺蛳汤包、辣椒油包、酸笋包、酸豆豉木耳萝卜包、花生腐竹包、香醋包 。
人们都说酸笋是螺蛳粉的灵魂,但酸笋只是给了螺蛳粉一种独特的“味道” 。对于螺蛳粉厂家来说,汤料是核心竞争力,其次是米粉和辣椒油 。“如果这三个基本稳定,其他成分对口感不会有太大影响 。”周朝友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刘中的主要生产区有三层,一层是包装和交付区,二层和三层是各种配料的生产和包装区 。游客在参观二楼和三楼时不能拍照 。煮螺蛳汤的“秘密小屋”从来不允许外人入内,连管理人员也不能入内 。只有一两个负责混汤的人可以进出 。“大家都知道煲汤需要哪些原料,但具体比例是每个厂的秘密,是经过多年摸索才研究出来的 。”周朝友说 。
米粉的配比也很有讲究 。用鸳鸯锅煮两份米粉 。米粉煮的越好,牙齿越有弹性 。汤汁饱满后,味道鲜美 。坏的米粉煮一段时间后会粘在一起,或者断成段,影响口感 。
工业化的另一个难题是,米粉不像方便面,必须低温烘干,不能油炸,卫生指标的控制需要更严格 。这就是为什么螺蛳粉市场的主流产品都是煮的而不是冲的 。冲泡好的螺蛳粉不能长时间用开水杀菌,对生产环境的卫生要求比水煮螺蛳粉高 。
“我们现在研发的冲泡产品已经比较成熟,5分钟就能吃完,就像方便面一样 。但是前一段时间有老问题,卫生指标不达标 。”姚翰林说 。
食品安全是螺蛳粉产业化道路上不可回避的坎 。聊到一半,姚翰林的手机响了,酸笋的供应商送来了一卡车货 。经检测,不符合萝卜王标准 。下面的人来征求他的意见 。“叫也没用,”他强有力地回答 。“我们又不是故意刁难 。顶多我们帮他付个运费,让他拉回来 。”
“吃我们蜗牛霸王的人真厉害 。”他说 。螺霸王用的酸笋一定是柳州本地出产的 。竹笋出土时不到70cm,最脆最嫩的时候被砍 。疫情期间,当地的竹笋供应不上,罗八王只好用了两车外地的货 。消费者马上尝了尝,告诉客服:为什么你们的酸笋和以前不一样了?吓得他随便换原料 。
螺蛳粉的产业化一直在进行 。无论是罗霸王还是刘中的工厂,每个车间的流水线上都使用了很多先进的工业设备 。但目前,袋装螺蛳粉的生产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
在罗巴王工厂的包装区,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新机器 。各种食材袋和米粉袋从机器一端进来,放入外包装袋,自动塑封 。在这台机器旁边,几个忙碌的女工还在用最传统的方式,手工将同样的食材袋和米粉袋装入包装袋,等待机器塑封 。"新机器调试时,不需要人装袋."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混乱的战争
预包装螺蛳粉行业在品牌混战中发展起来 。
在行业发展之初,拥有一家螺蛳粉厂就像拥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2015年春节后,姚翰林的工厂正式投产 。一开始一天能出2000包,不需要任何广告 。它一造出来,就有人抢着要 。卖一包螺蛳粉能赚1块钱 。姚翰林算了一下,一个月能净赚五六万,对当时的他来说已经是很满意的数字了 。在红色的鸡爪失败后,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他将工厂交给合伙人罗进波管理,并计划自己做茶叶和葡萄酒生意 。
但市场没有给他追求稳定的机会 。经过三个月的生产,货源一直供不应求 。姚翰林很快意识到这个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700平米的空间远远不能满足旺盛的需求 。是时候扩大产能了 。
2015年8月,他在柳州市柳南区河西工业园找到一家工厂,一下子签下了7000多平米的整层楼 。“我当时胆子大,没有其他人敢有这么大的场地 。我想的是,以后找场地也麻烦 。还不如大一点 。”他说 。
市场发展很快 。2015年,螺蛳粉线上销售额仅为5亿元,但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40亿元,保持着年均200%的市场增长率 。
姚翰林7000平米的空间很快就不够用了 。他拿下了同一栋楼的其他几层 。目前总生产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日生产能力25-28万袋 。
2018年,“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从2015年开始,历时三年顺利完成 。作为负责人之一,倪耀扬多次前往北京,推动申请进程 。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只有柳州本地生产的螺蛳粉才能打上“柳州螺蛳粉”的商标,柳州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击那些不符合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的假冒螺蛳粉产品 。
目前,柳州螺蛳粉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包括姚翰林的螺蛳霸王、浩环螺蛳俱乐部、Xi螺蛳俱乐部、柳江世家等 。但是,在这些著名的头部品牌和中游的跑者之间,还没有分开 。
倪易阳告诉《财经》,业内公认的头部企业日产能在15万包以上,第二梯队大概在10-15万包,第三梯队大概在5-10万包 。目前,第二和第三梯队的企业非常多,大家都在互相追逐 。“甚至有些企业不想太高调,故意少报产能,怕别人抢自己的销售渠道,”他说 。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所有企业都不得不开动脑筋开发新产品,形成差异化,同时把整个预包装螺蛳粉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 。
螺霸王能从一大堆螺蛳粉品牌中杀出重围,姚翰林用“两个鹌鹑蛋”总结了他的经验 。螺蛳粉味道差不多,售价也差不多,单价在12元左右 。姚翰林入行不算晚,但当时市面上已经有五六十个螺蛳粉品牌了 。为了区别于同龄人,他灵机一动,在螺蛳粉包里加了两个鹌鹑蛋 。“也是12元 。消费者一定是选了多了两个鹌鹑蛋的那个 。”他说 。
那时候螺蛳粉的利润率很高 。蜗牛霸王给代理商的批发价是8元左右一包,每包能赚一两元 。加两个鹌鹑蛋并没有增加多少成本,却有效提高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度 。另外,螺霸王把螺蛳粉的保质期做成了6个月,销量骤然上升 。
这两年,预包装螺蛳粉行业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到处都是机会 。谁也不知道新的一年会带来哪匹黑马 。比如谁也没想到2019年会有一朵梅花 。
“2019年8月之前没有这个品牌,但我不知道它会爆发出来,一天卖20万包,”倪银阳说 。黎姿在网络名人中的影响力震惊了整个螺蛳粉行业 。
刘中是李子奇品牌的代工厂 。2016年,因与姚翰林经营理念不合,罗进波离开了罗霸王,与做物流生意的熊朝轩、做米线生意的魏阳年共同成立了这家新公司 。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是物流公司提货的时间 。八月天热,很少有人吃螺蛳粉,这是厂家的传统淡季 。但此时刘中的仓库里堆满了等待发货的纸箱,完全感受不到淡季的气息 。大部分印有“气”字,这是的品牌标志 。“他们(李子奇)基本上能占到我们产能的三分之二 。”周朝友说 。
2019年7月,李自凯的团队从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牌那里买了螺蛳粉,做了内部评估,筛选出了几个备选方案 。经过比较和谈判,最终与周朝友所在的刘中食品签订了加工合同 。
起初,李的团队只是想试试水 。“他们也没想到会这么热 。一开始他们下单很谨慎,后来不断增加数量,突然就爆炸了 。”周朝友说 。在李子奇推出螺蛳粉之前,淘宝上销量最好的几家店的螺蛳粉月销量大概都停留在几十万或者几十万的水平 。李子奇推出螺蛳粉后,月销售额上升到了百万,单个环节月销售额可以达到100万、200万甚至250万 。
作为知名的网络名人品牌,李子奇的入驻进一步提升了柳州螺蛳粉的知名度 。不仅如此,倪依洋告诉《财经》采访人员,李自凯的出现也让螺蛳粉进入了很多以前没有进入的渠道 。由于李自凯的海外影响力,一些国外市场也是李自凯品牌的第一个突破口 。
更多的螺蛳粉生产企业走向海外,袋装螺蛳粉现已出口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接受《财经》采访人员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表示,螺蛳粉的海外买家主要还是留学生或华人,要进入主流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疫情,添一把火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的爆发,造成方便面、自热锅、自热火锅、酸辣粉、螺蛳粉等方便食品的普遍销售爆炸 。,也让柳州大大小小的螺蛳粉厂都陷入了同一个“甜蜜的烦恼”:螺蛳粉太热,产能跟不上 。
螺蛳粉是出了名的“臭”,所以自带社交属性 。很多消费者都是抱着“看看有多臭”的好奇心态来的,尝过之后也愿意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疫情期间,螺蛳粉因“买不到”“怎么还没发货”登上热搜,加剧了消费者对它的好奇心 。
消费者对螺蛳粉的热情已经到了愿意为了一包螺蛳粉等上一个月的地步 。北京消费者杨女士记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在网上买过螺蛳粉 。预售期至少花了20天,她还是愿意掏钱的 。“疫情期间的友谊见证之一,就是互赠螺蛳粉 。”她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那段时间被别人追着要货,压力很大 。”姚翰林说 。有的代理商早就付了钱,还没拿货,有的则很着急,直接开货车去仓库 。“这肯定不行 。”他说 。在货源最紧张的那段时间,他定了一个规矩,如果要从罗八王厂拿10件以上的货,需要自己签字批准 。
另一方面,刘中的工厂也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白天晚上不停工,几个月就把年产能用完了 。”周朝友说 。他们只能临时扩大产能,从疫情前的每天10-14万袋,扩大到现在的35-50万袋 。像罗巴旺和刘中这样的大型工厂无法满足需求,疫情甚至养活了一些已经难以为继的小工厂 。
“疫情期间,只要有就可以卖,不管多贵 。”周朝友说 。
“销量自己上去,我们什么都不用做 。”姚翰林说 。罗霸王在2020年期间几乎没有宣传预算,因为“不敢打广告” 。广告费用花了,销量再高,产能跟不上,生意也做不下去 。
“更有甚者,疫情期间出现了大量隐形广告 。”他补充道 。
疫情期间,螺蛳粉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虽然有消费者自发点击,也有柳州市相关部门和螺蛳粉行业协会的帮助 。“螺蛳粉怎么还没送来”“广西螺蛳粉为武汉热干面加油”“柳州螺蛳粉上半年出口量达到去年8倍”等词汇的传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螺蛳粉的包装食品之路已经走完,可惜在餐饮领域,螺蛳粉还没有形成大的连锁品牌 。2020年,刘中和味之坊都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线下连锁餐厅 。
2020年8月,螺蛳粉行业学院在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训,这是全国首家螺蛳粉行业学院 。由政府、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三方共建 。不仅招生,还为螺蛳粉企业培养电子商务、市场营销、餐饮服务、设备维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
“现在螺蛳粉行业对于营销和监控的人才缺口很大 。”倪宇阳说 。
【螺蛳粉店简介 螺蛳粉是什么】柳州计划到2022年将螺蛳粉产业打造成“双百亿”水平,实现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0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100亿元 。螺蛳粉销售神话还在继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