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生活在哪个朝代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吴京
苏轼作为千载难逢的天才,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政治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伟大人格 。900多年来,苏轼在政界、学术界和民间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林语堂先生在闻名中外的《苏东坡传》中称他为“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人民的朋友、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酿酒实验家、工程师、清教主义者、瑜伽士、佛教徒、伟大的儒家政治家、皇帝的秘书、酒仙、心地善良的人” 。
苏轼画像
但是,如果没有“乌台诗案”这一重大转折和随后的一系列人生磨难,苏轼的人生境界和文艺境界就会完全不同 。我们甚至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始于黄州(东坡,这个流传于后世的名字,也始于黄州时期) 。从这个著名的贬谪之地,真正成熟的苏轼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与他日益艰难的命运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苏轼晚年(1101年),途经(今江苏仪征)游览金山龙游寺时,看到了李所画的苏轼画像 。回顾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他一时感慨万千,写出了著名的《自题金山画像》:心如灰木,身如不缚舟 。问问你的人生成就,黄州惠州儋州 。在苦涩苍凉的诗句背后,揭示了理解苏轼生活和艺术的钥匙 。从黄州到徽州再到儋州,越走越远的东坡并没有被命运打败,而是实现了政治生命和艺术生命的双重升华,最终成为了口耳相传的男神苏轼 。
黄州:烟雨一生 。
元二年(1079年),朝中丁力、徐庶、王爵等集团联手,编织了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尽管有“不得杀害士大夫和给你写信的人”的祖宗家法,有曹操“不必大赦天下,放了苏轼就够了”的谆谆话语,有王安石、张、范镇等老牌大臣写信相救 。苏轼终于死里逃生,但仍因莫须有的诗歌罪被贬为黄州永琏副都督 。他的弟弟苏辙和他的通信朋友王诜和王恭 。但正是“乌台诗案”和黄州的苦难经历,让这个天真的乐观主义者真正走向成熟,过上了更加旷达豪迈的人生 。
黄州是一个偏僻而萧条的河边小镇 。任何人走在这里,都难免会有一种被遗忘、被抛弃的感觉 。刚到黄州的那些日子,刑官苏轼总是白天睡一整天,晚上才敢悄悄出门 。他通过白天的生活和夜晚的外出慢慢修复了他灵魂的巨大创伤 。一天晚上,不知不觉,他走到了长江岸边,离他的公寓定慧园很远 。他所看到的残月、舒潼、冷叶、谷宏、沙洲,一个个化作诗意的意象,尤其是孤傲的大雁,在苏轼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仿佛是自己的化身:他的悲与恨不被理解,他的高不被赏识,他的孤独不被理解 。于是,一个写满了纸的孤独的“卜符”从我心里闯了出来:
弯弯的勾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时,水钟的水一直在滴 。谁见孤人,缥缈孤虹影 。
在夜里,它突然变得害怕,突然飞起来,又频繁地回来,但总是没有人理解它无限的内心感受 。它不停地在冰冷的树枝间徘徊,却不肯栖息在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孤独地落在冰冷的浅滩上 。
视创作为生命第一要务的苏轼,现在也不敢轻易写诗作文了 。就连他写给朋友的信,也经常反复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看着看着看着就完了,生气了”,生怕“一个好人聪明到酿出无穷无尽的事来” 。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像雪片一样发出去的信,都像泥牛入海,从此杳无音信 。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现在都散了 。除了黄庭坚、秦观等少数密友,谁愿意和一个差点被斩首的刑官继续做朋友?
然而,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拯救了苏轼 。从小就受到家族佛教影响的苏轼,开始真正地亲近佛教,试图在沉默中反思这场人生灾难 。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按照佛教的观念,贪得无厌,身败名裂,是因为“戒”的反复犯行,“口务”太多,固执己见 。他痛苦地意识到“天赋暴露”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于是,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木中有胆,石中有昏,犀中有犀,以邻为壑,万物皆病 。”流亡生活没什么不好,默默省观察,回头看看自己这三十年的所作所为,有病的人也不少 。”(答叔李端书)这种沉痛而真诚的反思,去除了根植于自身荣辱得失的“傲慢”,却依然保留着为国忘我的“精神” 。一个大格局,一个大气象,正在这个千年古镇慢慢酝酿生成 。
林语堂《苏东坡传》
元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在几个相熟的朋友陪同下,前往田翔(打算买田置产) 。天气晴朗,大家都在欣赏沿途的风景 。没想到,突然一场暴风雨即将倾盆而下,同行的朋友都心慌了 。只有苏轼不介意 。他还穿着草鞋,拿着竹竿,唱着歌,带着梳子林的沙沙声在雨中行走 。过了一会儿,雨停了 。那场突如其来却又突如其来的大雨,让苏轼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将之化为这首千古传唱的不朽名作《定风波》:
不要去注意那在森林里跳动的雨声,梅一边唱着长口哨,一边悠闲地走着 。竹竿和草鞋比骑马还灵巧,有什么可怕的?一件雨衣的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过着我的生活 。
春风的凉爽,将我的酒唤醒,寒冷开始寒冷,太阳的山峰的太阳,但在时间满足 。回望遇见风雨的地方,回去,对我来说,没有风雨,还是晴好天气 。
【苏轼是生活在哪个朝代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我认为“顶风破浪”这个词,才是苏轼经历大风大浪后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和古往今来的许多人一样(像被流放在海利根施塔特的贝多芬),苏轼在一场灾难之后,在沉寂的消亡之后的重生中,在穷乡僻壤中,在身边几乎没有人的时刻,成熟了 。从此,正是这种成熟,让苏轼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大放异彩 。于是,前后出了《红墙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出了天下第三佳书《黄州寒食帖》,出了一个人生艺术都要尽的坡神 。
惠州:你想为谁度过一生?
我以为黄州是苏轼的人生低谷,可谁曾想,更多的灾难在等着他 。元佑九年(1094年)四月,哲宗将年号改为“少圣”,意为继承宗申王朝的政策 。不久,吕大方和范纯仁被免职,张盾成了宰相 。回宫的变法大臣完全抛弃了王安石新法的创新精神和具体政策,以打击“元佑党员”为主要目标,把多年来被排挤、闲置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 。苏轼兄弟成为这场政治风暴的主要受害者 。模仿“乌台诗案”的老把戏,朝中一帮反派捕风捉影,诬陷陷害,苏轼重新开始了贬谪生涯 。即使在去贬谪地的路上,年轻人仍心有不甘,屡遭诋毁,但朝廷五次改命,最终将他们贬谪到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徽州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跋涉,苏轼终于到达了当时的南蛮之地——徽州 。
两年多的岭南生涯,在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并不算长,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只因为一个人——晁云 。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苏轼的爱妾、终身知己朝云病逝,时年34岁 。晁云的离去,对于本来就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痛的打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悲惨境地 。自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被判杭州时进入苏家 。二十三年间,朝云一直跟随苏轼走南闯北,无论升迁降职,始终忠心耿耿 。随着苏轼的贬谪,曾经热闹的歌伎纷纷散去,只有朝云随他南迁,成为他悲惨流放中的忠实伴侣 。即使到了瘟疫横行的徽州,朝云也毅然无怨无悔,冷静谨慎地经营着家庭生活 。闲暇之余,他读书诵经,学字发帖,与苏轼谈禅 。
据说晁云的病和苏轼写的一首词有关 。有一天,被流放到徽州的苏轼正和朝云闲坐在一起 。这是凉爽的秋天 。苏轼放下书本,看到窗外木然飘落,秋意悲凉 。他让朝云唱他填好的词《蝶恋花》 。宋超的声音会转变,泪水会充满她的裙子 。苏轼惊讶地问 。朝云道:“奴才唱不出来的,只因那句‘枝上吹柳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而哭 。”"从那以后,朝云经常沉思. "我天天背‘枝上柳棉’这句话,为之流泪 。极其恶心,特别舍不得 。”显然,熟悉禅宗的朝云读出了这个词的弦外之音 。“商志”这个词是无常的形象,“天涯”这个词有着普遍的意义 。两个意象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就像苏轼人生的跌宕起伏,突然由北而南 。俗话说“月下难逢,彩云易散”,朝云不久便病逝,苏轼终身不再听这部作品 。
难能可贵的是,朝云不仅是一个患难与共的伴侣,更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知音 。那时候,苏轼故意吃饱了肚子问大家:“你们知道里面是什么吗?”一个婢女说“都是文章”,另一个婢女说“都是学问”,直到朝云回答“不合时宜” 。苏轼哈哈大笑,称赞道:“只有朝云知道我 。”如今,独自一人的东坡先生,只能在惠州西湖边徘徊,那里的西部寒鸦在夕阳斜照的树林间盘旋 。寺庙的晚钟对应着佛塔的钟声和沙沙的歌声,构成了这样一种感伤的意境 。这里的山川、河流、树木无不令人联想到云朵,所以有“西江月梅花”:
玉骨的愁雾让他看起来像个仙女 。神仙在海中,会探香簇 。倒挂,绿发凤凰 。
一张素颜变得太粉,洗完妆嘴唇都不掉色 。高情已过云烟空 。不要做梨花梦 。
第一首,咏梅,写的是脊外梅花玉骨的冰姿,素面红唇 。但晓云已散(余朝云病死),苏轼不可能有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雪景)的同类梦 。句子咏梅,但每一个字怀孕的人,于朦胧包含着深厚的感情,你可以看到它在一个悲伤的地方 。其间情深,没让东坡的千古绝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感动千年 。
张充和的“美丽的女士”
晁云死后,苏轼遵照她的遗言,将她安葬在胡风湖畔齐禅寺东南山坡的松林里 。根据苏轼写的碑文,“(朝云)而死,诵金刚经四行 。”这四句话就是著名的“万物皆有其道,如梦如露,如电,而你要按其道而行”,也就是所谓的“六如其道”,因为它如梦如泡,如影随形,如露如电 。后来,寺里的和尚在墓上建了一个亭子,取名为“刘茹亭” 。亭柱上镌刻着苏轼亲笔题写的一副对联:“不合时宜,唯朝云知我;一个人弹着古曲,每次下雨都想你 。”纵观苏轼曲折的一生,幸运的是,有几个至亲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母亲石成,他的两位妻子王符和王闰之,以及晁昀是地位较低但更为重要的几位 。正所谓“四弦琴难做,无声胜有声 。”今天的古代悲欢已经过去了 。你想为谁闭上眼睛过一辈子?”(张充和的诗题为《一位女士的画像》)
儋州:我是我人生中一个很棒的游客 。
想在徽州度过余生的苏轼,怎么也想不到,另一场更加悲惨的不幸即将降临到他身上 。少生四年(1097年),又是一个不祥的四月,徽州的方怀着沉重的心情专程前来,正式传达朝廷的命令:责成琼州不驱,安置昌化军 。据说钟超集团看不起苏轼在惠州写的诗,如“岭南家家春来,必有幽客住城”“一日三百荔枝,他是岭南人”等等,认为他在惠州还是生活得太安逸了,应该退居到一个更偏僻更野的地方,就直接送到天涯海角去了 。要知道,在北宋,充军海南只是比满刑轻一点的刑罚 。
对于长期生活在大陆的苏轼来说,踏上海南岛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仿佛游历过”的神秘感觉 。仰望北方,我所能看到的,只有一片汪洋大海 。环顾四周,有一种身在异国,再也回不去的凄凉感 。比起黄州和惠州,岛上的生活可以说是真正的苦 。这里地热海寒冷,树木阴阴,湿气难耐,毒物无处不在 。被中原人视为永不回头的鬼门关 。初来乍到的苏轼,面临着无肉、无药、无房、无友、冬无炭、夏无春、无书、无纸笔、无语言的艰难困境 。好像过了好几年 。但苏轼之所以是苏轼,是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和能力,把“地狱”变成了“天堂” 。
苏东坡全集
随着苏轼不断发挥其“上层陪玉帝,下层乞子”的随和宽容的人格魅力,逐渐适应黎族的风俗习惯,赢得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关怀 。后来他在这里办了一所学校,引进了学风,教育了学者,以至于很多人竟然不远千里来到儋州祭奠苏门 。北宋一百多年,海南没有一个秀才 。但苏轼北归后不久,儋州的蒋堂佐就向家乡进贡 。为此,苏轼曾写过一句诗:“沧海未曾断地脉,白袍初合 。”至今,人们一直把苏轼视为儋州文化的播种者和开拓者,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
同时,这种返璞归真的随性生活,让苏轼走向了更高的人生境界,他自然想起了陶渊明 。对比山海前后的诗风,可以清晰地看到从豪放豪迈到飘逸清高的变化 。俗话说“华丽到平淡”,艺术史喜欢讲的后期风格在苏轼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他的一百多首《和陶诗》 。在徽州和儋州,苏轼写了几乎所有的陶诗 。最后,他得出了这个著名的结论:
我和诗人没有任何关系 。我只擅长深刻明了的诗 。袁明写的诗不多,但他的诗质量好,质量实 。分别是曹、刘、鲍、谢、李、杜 。(书与苏哲)
在这里,陶渊明成了苏轼晚年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承认自己的诗“不算太惭愧,也不算太深刻”,但在人生境界上,他“深感惭愧,也很深刻”,并表示要教他以防晚节 。事实上,苏轼和陶渊明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大诗人,可谓是相得益彰 。在陶渊明诗歌复兴的漫长道路上,苏轼晚年的大力推崇可谓功不可没 。但在苏轼晚年的生活困境中,陶诗提供了充足的精神慰藉和审美滋养,对苏轼后期诗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
苏轼在生命的最后,迎来了命运的讽刺性逆转 。元三年(1100年)正月初九,哲宗崩,惠宗继位,政局大变 。神的妻子石翔与慈禧太后一起倾听政治,形势迅速发展,有利于元佑的官员 。二月,大赦天下 。六月,苏轼终于离开了被囚禁了三年的儋州 。当地土著朋友带着酒和菜来到欢送会,手拉着手,哭了 。渡海的那天晚上,苏轼彻夜未眠,望着大海的美景 。他想起了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尽管谗言与法律相结合,但他的正直品格终究会留在天地间 。那时,他的诗充满了思想,他忍不住脱口而出:
交叉战转到第三夜,苦雨终于放晴风 。
谁装饰月亮?容海色书澄清 。
空鲁愚的想法是了解轩辕之乐 。
我不讨厌死在南方,我也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 。
这时,他终于悟出了庄子的得失荣辱哲学,看透了动荡不安的政治变化,正如孔子所感叹的:“做不到的,可以凭叉浮在海上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退隐江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出现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国 。此时,张盾的儿子张远惊恐不安,因为他的父亲是迫害苏轼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只是厚着脸皮给苏轼写了一封信为父亲求情(当时张盾已被贬雷州),怕苏轼回宫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三十多岁的坡翁,早已跳出了是非的小圈子,以洞悉人生的睿智之眼和慈悲为怀的仁者胸怀,看淡一切人事 。
我收到张远的信时,苏轼病重,但他仍坚持回书作答 。他很诚恳地写道:“某个人和首相订婚40多年了 。虽然中间来源略有不同,但友情不增不减 。听说他在海的一角住了很久,所以知道这个 。但在过去,它甚至更有益,只有那些没有的人 。”不仅如此,苏轼还随信寄去了一份自制的《续养生论》和一份有效的养生方子,希望他能借此机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日子,熬过这一生中的大灾难 。就这样,苏轼把旧怨一笔勾销了 。他的胸怀有多宽广,境界有多崇高!据史书记载,张的家人一直珍藏着这封感人肺腑的回信 。几十年后,一些人从张盾的孙子张洽那里看到了它 。
1101年7月28日,建中景帝年间,苏轼在回北途中死于常州,享年65岁 。一是举国哀悼,山河共哀 。苏轼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位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包括2700多首诗歌,300多字,4200多篇散文,以及众多的书画名作 。人们把苏轼创造的文化世界称为“苏海” 。更何况苏轼巨大的人格魅力倾倒和影响了无数中国人 。人们不仅在成就的世界里佩服他的刚正不阿,更在精神世界里佩服他的洒脱,佩服他笑看风云的勇气 。这种将现实与超越完美融合的人生模式,将永远被人敬仰,被人珍惜,被人启迪 。
编辑:臧继贤
校对:刘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