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这届95后已经放弃双11了?

双十一|这届95后已经放弃双11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kim hyeon ju

文丨乌玛小曼
十三岁的“双11”如期而至 。作为一个人为制造的商业节日,它的寿命已经很长了 。
今年的双11,似乎没有掀起像往年一样壮阔的波澜 。去年,定金人、尾款人一度成为热腾腾的流行语,而今年,“付尾款”对不少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没有太多兴奋感的“仪式”了 。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双11”,我们甚至能看到年轻人这样劝诫自己和他人:
  • 不要囤货,囤货不如囤钱 。任何东西都有“买了以后不喜欢”的风险,只有钱永远让人趋之若鹜 。
  • 在消费主义的洗脑和规训下,很多人都觉得双11、618必须买点东西,怎么着,一年必须给资本家送两次钱吗?
  • 双11只有诞生的第一年在认真打折,后来活动很花哨实则很忽悠,以前折腾一天,现在折腾一个月 。
  • 最懂营销的当属美妆品牌了,口红四五个色号不嫌多,护肤流程少则四五步多则近十步,面膜鼓吹天天敷,皮肤折腾坏了又吹起“维稳”的风……
不难发现,从过去的苦苦守候、疯狂抢购,到如今的吐槽遍地、行动乏力,年轻人对双11的态度正在经历360度大转弯 。
今年的双11,既是“尾款人”的修罗场,也是观察用户消费习惯的放大镜,我们和95后们聊了聊,发现了他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着五个转变 。
1、从“钱都去哪儿了”到发现“隐形巨额消费”时而豪掷千金时而异常抠门、一边挑剔成性一边疯狂种草,95后的消费行为错综复杂、充满矛盾 。
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钱都去哪儿了”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灵魂拷问 。
双11的存在,让消费行为得到集中爆发,正好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冷静审视自己消费习惯的机会——一些平日里不易察觉的“隐形巨额消费”,正在浮出水面 。
所谓“隐形巨额消费”,是指在查看账单之前,年轻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居然在某些领域花费了如此多的金钱 。这些花费,往往通过“小额”加“高频”的方式产生 。
今年25岁的媒体从业者“绵君”透露,今年双11,她购买了金额总计3000多元的猫粮、猫砂和猫玩具 。“平时这些商品都是按月购买,每个月猫粮300多,猫砂一百多,猫玩具和猫零食几十块至一百多块不等,乍一看好像也不是一笔巨额开支,双11我一次性屯了半年的量,才发现原来在猫身上花了这么多钱 。”
双十一|这届95后已经放弃双11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kim hyeon ju
据 “绵君”计算,她平均每月花在猫主子身上的钱约有五六百,她家的猫已经养了四年,算起来已花费了两三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猫咪体检、生病后的大额医疗费用,但是由于这些费用被分散在日常的开支里,所以变成了一笔不那么容易被察觉的“隐形巨额开支” 。
26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文文”查看了自己的账单,发现自己花费最多的商品是“面膜” 。2020年双11,他大约囤下了60多盒面膜,花费超过5000元 。“我自己并不会用那么多面膜,以前去国外出差的时候会零星地购买,用来送客户、送朋友,现在因为疫情只能通过网购去购买,才发现自己竟然在面膜上花了这么多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