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是什么缩写 dbs是什么意思

“在最痛苦的时期,情绪突然变得无法控制,一些细碎遥远的往事可以瞬间敲击全身的神经阀门,不停地向自己开枪……”陈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陈涵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虽然已经治疗了6年,但她仍然需要药物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至于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现在还不得而知 。
事实上,像陈翰这样患上抑郁症的人不在少数 。最坏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自杀 。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 。
显然,抑郁症在国内和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然而,许多患者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的治疗 。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约有2.8亿抑郁症患者 。虽然有一些被证明有效的疗法,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超过75%的患者没有得到治疗 。
最近,一种新的抑郁症治疗方法成功治愈了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甚至被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功 。
新的治疗方法意味着新的希望?
10月4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凯瑟琳·w·斯坎戈斯(Katherine W. Scangos)在《自然医学》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 。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种类似于神经起搏器的装置植入一名36岁女性患者的大脑,并成功治疗了这名多次治疗失败的重度抑郁症患者 。
在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在有生物标记的大脑区域的“大脑起搏器”中,另一根导线放置在抑郁症神经回路区域 。一旦起搏器检测到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它会向另一根导线发送信号,然后在6秒内传递小剂量的电流刺激,以改变患者的神经活动,治疗次数限制在每天300次 。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患者从小就患病,而且病情严重 。此前,各种治疗方法如药物和电休克疗法都失败了 。这种疗法成功地缓解了她的难治性抑郁症,使她的病情迅速而持续地好转 。
据报道,这项研究的受试者在采访人员会上表示,“我的抑郁症已经得到控制,这让我可以重建有价值的生活 。”除了这名患者,研究小组还研究了另外两名三十多岁的患者,看到了与她相同的效果 。
这种疗法的效果真的很抢眼 。不过,论文指出,这项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未来能否推广到更多人也未可知 。但是这项研究为精神疾病的一种强有力的新疗法建立了一个概念证明 。
“事实上,这种疗法中使用的深部脑刺激(DBS)并不是一项新技术 。早期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现在扩展到癫痫和抑郁症的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抑郁症的范围应该不仅仅是大脑中某个局部回路的变化,还包括很多脑区的变化 。
根据这项研究,该患者经历了两次植入手术 。在第一次植入手术中,研究小组将10个电极植入患者大脑的双侧眶额皮质(OFC)、杏仁核和海马体 。
孙勇安指出,多个颅内电极结合敏感的生物标志物,一旦生物标志物出现异常,可以立即给予患者一定的电流刺激,改善抑郁症状 。这也是这种疗法的创新之处 。
孙永安认为,新疗法的良好效果可能与神经生物标志物定位准确、定位点和电极更多、设备更精确等诸多因素有关 。由于早期传统DBS疗法中植入的电极数量只有1-2个,神经生物标志物的定位并不那么准确 。
【DB是什么缩写 dbs是什么意思】然而,虽然这项研究显示了显著的效果,但这种疗法仍然属于创伤疗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董文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探索抑郁症的新疗法值得鼓励 。但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应慎重选择适应症 。”
他认为这种疗法未来的突破点不在于它本身 。重要的是开展更多的基础研究,以实现更准确的定位,选择电流频率和强度等 。,从而真正让患者受益 。
在孙永安看来,目前抑郁症的首选治疗仍然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无创治疗 。对于部分反复发作、药物治疗失败、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可合并手术治疗 。他认为,总体来看,DBS作为一种手术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
诊疗率仍有待提高 。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世卫组织2017年发布的数据,在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全球抑郁症患者总数增加了约18.4% 。世卫组织预测,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一疾病负担 。
根据其他研究数据,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现已超过9000万 。这意味着,在中国,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抑郁症 。
在董闻天看来,抑郁症的成因千差万别 。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没有具体的生物学诊断标准 。
孙永安指出,抑郁症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社会环境、个体环境等 。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说,普遍认为抑郁症是由于大脑中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的紊乱引起的,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目前临床上主流的抗抑郁药多是调节这三种神经递质 。
虽然患者数量庞大,疾病负担沉重,但抑郁症的诊治率始终较低 。
9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有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获得充分治疗的比率非常低 。在过去12个月诊断为抑郁症的1007名受访者中,只有84人接受过医疗服务机构的治疗,其中只有12人得到了充分治疗 。
世卫组织9月1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缺乏资源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以及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社会污名,都造成了抑郁症的治疗障碍 。况且,抑郁症患者往往诊断不准,而非抑郁症患者往往被误诊为抑郁症 。
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王凤祥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抑郁症”的诊断基本处于主观判断的层面,没有严格的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可以依据 。临床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主观性强,伪装性强,容易出错 。
“比较准确的方式是两个以上的医生对患者进行面谈,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取他们的平均分 。”她说 。
孙勇安指出,抑郁症治疗缓慢且易复发,部分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服药 。突然停药或不规律用药可能会增加复发的风险,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
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也有人们用来保密事情的想法 。
“知道自己有抑郁症后,我最在乎的就是外界对我的看法 。”陈涵坦言,其实在身体不适的初期,她也曾怀疑过可能是抑郁症,家人也希望她去看医生,但因为担心被别人另眼相看,所以很抵触 。
董文天指出,精神疾病会有一些社会歧视,患者自己也不愿意被贴上抑郁症的标签,这也是部分患者会拒绝洪都博客治疗的主要原因 。
值得注意的是,在庞大的抑郁症患者群体背后,是我国精神科医生的巨大缺口,目前精神科医生只有4万人左右 。
培养一个成熟的心理医生至少需要十年,周期很长 。而且选择精神科的医生数量并不多,医生资源稀缺 。
能治好吗?
2016年,陈翰被确诊为“深度抑郁和轻度焦虑症” 。从接受药物治疗到现在,她已经从最初的重度抑郁变成了轻度抑郁 。现在,她的用药量减少了,情绪控制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
但是长期吃药不仅没有帮助陈涵控制情绪,反而让她觉得很压抑 。“经常会有一种‘隐隐的失落感’ 。虽然我坦然接受自己,但我也想到自己会一直这样低落下去,最后趋于枯萎 。”这是她在治疗过程中描述自己的心情 。
未来,等待陈翰的可能还是一个漫长的服药期,何时结束无法预料 。“治愈比我想象的要慢 。”陈涵说,目前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有所帮助,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进展 。现在,仍然不可能停药 。一旦被打断,情绪还是会失控 。
董文田说,抑郁症最危险的地方在于,有些患者可能在好日子到来之前就极端自杀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这种极端风险 。
“没有必要害怕抑郁症,它是一种可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 。”董文田强调,经过治疗,除部分疑难病例外,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 。治疗方法不限于药物治疗,比如早期轻度抑郁也可以尝试心理治疗、运动等方式 。
“药物治疗对60%-70%的抑郁症患者有效,但治疗效果缓慢 。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孙勇安说,要达到稳定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服药,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
他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当症状完全好转,经过维持期的巩固治疗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减少剂量,但不能突然停药,否则病情会出现波动甚至复发 。
抑郁症能治愈吗?
董闻天认为,抑郁症可视为“心寒”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可以好起来,都可以治愈,甚至有的人已经实现了自愈 。
“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 。现有疗法的效果一般都不错 。如果能及时干预,积极治疗,有很大几率可以治愈 。”孙勇安建议,如果患者出现持续失眠、消化不良、抑郁、心慌、胸闷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筛查 。
许多专家指出,越早发现和治疗抑郁症,对个体患者来说,抑郁症的难度和复发率就越低 。
“我期待着有一天医生会告诉我,我不用再吃药了,彻底摆脱抑郁症 。”陈涵坦言 。
(文中陈涵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