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记叙文写作,三个关键点值得思考 记叙文三要素

叙事三要素(对于记叙文写作,三个关键点值得思考)
前几年讲写文章的时候,讲了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作文和记叙文 。越写越像标准模式的八股文 。各种成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堆砌,导致叙事本身的主干是空,即叙事本身也有主干 。如果这个脊梁是空,任何一篇文章确实需要血肉,但是如果骨头和骨架结构都没有了,血肉没有了任何支撑,自然就分崩离析了 。
白描是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用白描来写往往更容易抓住你想描述的事物或人的关键核心 。反而是练习记叙文写作的一把钥匙 。
记叙文的写作通常是对一个故事的陈述或对一个事件的详细描述 。不管是什么,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事,物 。那么记叙文写作就是把环境描述清楚,把人、事、物解释清楚,包括它们之间的关系 。
整个故事有一个关键的连接点,就是时间线索 。无论是直接叙述还是倒叙,时间线都很重要 。时间线组织的很好,人物关系组织的很好,人做的事情组织的很好,所以整个故事或者事件都可以讲的很清楚 。
一个故事的主干往往如上所述 。这个脊椎骨梳理清楚后,就像人体的骨架一样清晰 。这时可以进一步充实 。而这种丰满包括对大环境背景的描写,对人物背景的描写,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描写,对人做某件事时的心理描写等等 。这些背景描述相当重要,重点是让我们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
类似于《悲惨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米里哀主教的思想斗争,修道院,滑铁卢战役,冉阿让是否投降 。正是有了这些背景描写,我们才能对故事主体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
第一点: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环境,我们可以参考的一个主流写作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从环境到人物,从远到局,从浅到深,整个写作顺序恰好是我们在现实中观察的过程 。
比如我们要写一个农家庭院,可以从最开始的俯瞰庭院开始,然后开始写进庭院大门,转进屋前的庭院,再从庭院转到一个具体的特写的花或者鱼塘,再进一步,写鱼塘里的鱼的详细描述 。整个过程中的空、时间、画面感就出来了 。
写人也是如此 。开头可能先写一个远景的整体影响,比如大概的身材,衣服,大配饰 。然后写具体五官的详细描述,类似于脸、头发、皮肤、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的描述 。经过这些静态的观察,你可以继续描述这个人的行为特征,语言风格等 。,所有这些最终都会结合起来为你想要定义的人格特征服务 。
你定义了一个有能力的职场女强人,那么她的着装、配饰、体型、语言、行为的特点都要服务于你塑造的这个女强人的特点,让人觉得这个女强人有可以呼之欲出的特点 。就像《红楼梦》里对王熙凤出场前行为特征的描写,粉面春意盎然,红唇先闻始笑,整个人物完全跃出纸面 。
第二,要写好记叙文,一定要注意对事物的观察,尤其是对事物细节的观察 。只有你能仔细观察,你才能认真写作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各种词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 。例如,眼睛可以用来描述眼睛,嘴唇可以用来描述嘴,甚至一种红色也有许多表达方式,如红色、朱砂色、樱桃红、玫瑰红、深红色、红色、橙色、棕色、红色等 。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这些词语,那么对事物的描述往往可以更加生动具体 。不是说眼睛,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说嘴巴,是樱桃小嘴 。
我回忆一下,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其实在我们语文课上,在写作课上,老师从来没有对这些方面做过针对性的训练 。没有人生来就是写作的 。除了大量的阅读积累,还是要有一个好的写作训练方法,循序渐进 。学好画画讲究写字,学好地理历史也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许多学科是相互联系的 。
如何培养观察力?从小画画一定是好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画画,可以培养我们对环境、对事物、对人、对色彩、对所有结构、对搭配的理解和认识,这些经过一点点的思想整理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
第三,想象能力 。叙事是现实的,但不是你根据实际看到的写,而是你需要想象 。这种想象不是基于空,而是你很多观察的混合 。比如你可以把很多人观察到的特点结合起来,写在一个人身上 。可以把很多地方观察到的场景结合起来,去一个地方 。关键是你最后写出来的东西,给人以写实的感觉,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 。
例如,当我们描述一个院子时,你可以描述在院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装满废柴的垃圾场 。其实你观察院子里没有这个东西,但是加上这个描述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你描述的主题或者环境 。废木屑、油漆桶、散落的钉子、纸板等 。涉及垃圾场都是虚构的,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亲眼所见 。
所以我们平时需要锻炼这种想象的能力 。这种想象一定要有层次,有层次就要有足够的深度,有空感和立体感,有时间感,有棱角,描写生动逼真,代入感强 。这是最好的结果 。
【对于记叙文写作,三个关键点值得思考 记叙文三要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