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三峡教学设计)
系编《中国三峡》教学设计(含板书、教学反思),老师可免费获得电子版2019-10-12 18:05教习网
2019-10-12 18:05教学网
私信回复【福利】领取教案 。
单位目标
1.从古人歌唱山水的美丽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2.在反复阅读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诗歌,理解作者的感受 。
3.借助注释、工具书提高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朗读的教学功能 。本单元精选三篇文章(《三峡》《中国图书鉴赏》《朱书》),属于骈文,特别适合朗读 。
2.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体验风景之美,学习如何写风景 。
3.注意在山水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本单元诗歌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以情为景之魂,以景为情之载体 。理解作者的情感是理解风景意义的关键 。
4.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相对完整的文章结构 。
5.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他们积极积累文言文词汇 。如果前后挂钩,积累常用实词和虚词;注重古今汉语的连续性,如借助现代汉语复合词或成语积累文言词义;注意古今汉语的差异 。
文章插图
教材分析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注释,也是一篇关于风景的精彩散文 。作者通过对三峡山水和一年四季景物变化的描写,将三峡壮美险美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 。虽然这篇文章是摘录,但它结构良好,布局巧妙,融为一体 。尤其是作者对山水的描写更为娴熟 。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风光特色 。
2.体验作者总分与写景方式多样相结合的层次感美 。
3.学会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特殊句型和修辞手法 。
[过程和方法]
1.以清晰的节奏读课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力求课堂背诵 。
2.针对课文内容涉及的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体验作者的情感 。
3.借助视频录制、音频录制、幻灯片放映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作者对三峡独特美景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
学术状况分析
1.要点:(1)朗读课文,体会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文字情境,感受的潜力和长江三峡的壮美风光 。
2.难点:(1)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景物特征,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 。(2)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 。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首先,导入新课程
一位外国朋友曾问当代著名学者余,中国最值得去的地方在哪里,他脱口而出三峡 。为什么三峡在余眼里有这么大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和我们的导游,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李道元一起欣赏三峡美景 。
二、预览结果显示
1.了解作者和作品
李道元(约470-527),北魏(今河北涿州县)范阳县涿县人,性格好 。他生性好学,博览群书,著有《水经注》40卷,是对魏晋佚名所著《水经》一书的注解 。《水镜》是一本记载中国水路的地理书,篇幅很短 。李道元收集了中国的水路记录和他游历、跋涉山川的经历,注释了水镜,详细澄清和补充了水镜的记录,引用了400多种书籍 。它讲述了台湾海峡周边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生动地描绘了周围美丽的山川河流,极大地丰富了原著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学价值 。
本文选自李道元的《水流入河》,这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 。它以简洁的句子和优美的意境,是朱最迷人的篇章之一 。
2.背景知识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全长6300多公里 。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穿山越岭,形成一条壮丽独特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全长192公里,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它美妙的季节和滔滔的河流给古今诗人带来了无限的笔意和灵感 。诗人李白说:两岸的议论停不下来,独木舟已经过了万重山 。"
第三,吸取新的教训
第一步:朗读课文,读出魅力
1指学生阅读课文 。
要求:听读时请注意句子的发音和节奏 。
(阅读后请其他同学对这些同学的阅读进行点评,主要从发音、节奏等方面进行)
2.老师们通过例子阅读课文 。(分数)
教师强调:注重学习如何处理语速、语调和重音,从而达到准确发音、节奏和感情的要求 。如果第一段稍高,语速适中;第二节,加快演讲和朗读的势头;第三节,语气舒缓,语速稍慢,读出安静的氛围;第四节音调低,语速稍慢,读出优美的气息 。
3.检测发音和阅读节奏 。
(1)准确朗读发音 。
魁楚(曲)西岳(十)香菱(兴)
追溯过去,元素是湍流的 。
(yn)
舒菲(sh)属于被引(zh)
(2)读清楚句子 。
①自/亭夜半,见/日出 。
②至于/下水香菱,沿/背/块 。
③或/王下令急宣,有时/晁发/白蒂,并于黄昏时分抵达/江陵 。
(4)其间/千两百里,虽/靠跑风,非靠病 。
⑤清澈/光辉/严厉/郁郁葱葱、丰富/有趣 。
第二步:明确文本含义,理解内容
1.前前后后看文章不腻,但为什么三味书屋的孩子看了还是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听不懂意思,似乎学文言文不仅要读,还要懂意思 。请参考笔记仔细阅读课文,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明确课文的含义 。
2.提出合作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
3.老师强调以下句子的翻译 。
①重叠的岩石,隐藏在太阳之外 。
清晰:层次感的山峰,像屏障一样,覆盖着天空空和太阳 。
(2)自非亭子夜起,无日出 。
明确:如果不是中午,你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午夜,你看不到月亮 。
(3)绿池汹涌,倒影清晰 。
清澈: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婆娑的清波,倒映着(岩石和树木)的倒影 。
(4)清朝雄壮有趣 。
清澈:水清树荣,山高草旺,真有意思 。
(5)空顾川响了,愁翻了好久 。
Clear: 空回音从摇曳的山谷里传来,悲凉婉转,消失了许久 。
4.引导重要文言文词汇的积累 。
(1)一词多义
1)自
②绝对
(2)舌象
几乎没有不足(与“不足”相同,空差距和缺口)
(3)词类的灵活运用
(1)虽乘风(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空顾传祥(动词作名词,呼应)
(4)古今不同的含义
1至于下水香菱(古义:动词“之”和介词“于”;现在的意思:经常连在一起,表示另一件事)
2或王明紧急宣布(古意:有时;含义:或)
3虽乘风(古意:连;意思是:虽然)
4很多乐趣(古意:非常非常;含义:好)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意思,积累了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并在此基础上熟悉了课文,初步领略了三峡美景,为下节课的欣赏奠定了基础 。
第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
2.完成A类计划的相关主题 。
文章插图
第二节课
首先,巩固考试
1.10个单词的定义 。
2.背诵考试,组长会统一背诵或熟记一段 。
第二,吸取新的教训
第一步:精读课文,欣赏美景
1.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清澈:山和水 。
2.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脉的句子,大声读出其中的味道,说说三峡山脉的特点,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
很明显:三峡山脉的特点是高度连续;“连、无阙、重、叠、隐、隐”等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
3.找出描写三峡水的具体语句,大声朗读其中的味道,说说文章描写三峡四季水的顺序 。
明确:先写夏天,再写春冬节,最后写秋天 。也是根据水从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写的 。
4.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字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很明显:(1)夏季水势巨大,流速较快,凸显出一种“危险”;从“项”“堵”“朝法”“慕道”“程本御风”几个字就可以看出来 。(2)冬春佳节,水退景美,凸显一种“趣味”;从“苏”“青”“清”“影”“荣庆军帽”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来 。(3)秋天,水干气冷,猿类凄凉,突出一种“悲”;从“寒”、“肃”、“悲”、“哀”等词就可以看出来 。
5.全文展现了作者的哪些想法和感受?
明确:文章通过描写三峡壮美险峻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大爱 。
第二步:品味语言,探索写作方法
1.分析下列句子 。
①海峡两岸都有山 。重叠的岩石,隐藏在阳光下 。自亭夜半,无日出月 。
明确:正面写山“连”的特点,勾勒得大胆清晰 。“隐于天”,山隐于天空,遮天蔽日,将山“高”在一旁映衬 。正面描写与侧面对比相结合,展现了山与山的特质 。
(2)是一个绿色的水池,倒影清晰,绝对
有许多奇怪的柏树,悬挂的泉水和瀑布,并飞去冲洗它们 。
明确:不仅仅是低头看附近的东西,还要抬头看前景 。“平原湍绿池,倒映清”属于俯瞰河流的景观,其特点是动静混杂、色彩各异、趣味相投 。“绝对的
更奇的柏树,悬泉飞瀑,飞临其间“属于仰望远眺,取“绝对”之山,以“奇”写柏树,画形写貌,形神兼备 。”奇柏”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为景观注入活力,使人感到生意盎然 。
(三)林苏,常与高猿怒吼,引悲起,空山谷响,悲转久 。于是,渔翁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吟三泪,触裳!”
清朗:“空山谷鸣响,愁长转”用来渲染凄猿鸣幽,山谷空开阔,既有正面描写的声音,也有侧面引用的声音,用渔歌的苍凉写猿歌 。手法多变,摇摆不定 。
2.山,苍劲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澎湃着磅礴的力量,蕴含着姿色 。当我们面对平淡的文字时,生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这与作者精彩的写作手法密不可分 。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在文中写场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
(1)作者描写的景物,不仅有形,而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情色彩 。请找出表达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认真欣赏 。
清晰:文中描写的是春、冬两季的景象,画的是“素净”、“青绿”,画的是“湍”、“悬”、“洗” 。这些都与“清朝的荣耀”有关 。写秋景时,重在画,“啸”“哀”“哀”,渲染肃杀的气氛 。其描写手法时有变化,因景而异,多变摇曳 。“趣”字恰恰表达了作者的愉悦,而最后一段的“悲”字,不仅是对猿声的描述,更是秋景引发的情感 。
(2)课文描写了三峡四时的景色 。为什么从“山”开始?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呢?
明确:因为“峡”是指两山夹水的地方,只有山才能有“峡”,所以从山开始 。夏天的水从高山和狭窄的高江中奔涌而出,这是三峡最具特色的地方 。下面先写春、冬,再单独写秋,也是沿着水势的波动来安排的 。夏天,河水奔涌,春夏秋冬风平浪静,秋天干燥,山谷空 。
第四步:拓展和延伸,积累思维
1.多媒体展示三峡开发建设后的一些画面,感受三峡的巨变,促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理想 。
2.过去李道源描述的美丽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而更加出名,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篇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变化 。
明确: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三峡游玩 。七百里外的三峡,壮丽险险,美不胜收 。四季有不同的风景风格 。冬春时节,池水碧绿,波涛婆娑,百灵峰奇,瀑布飞流;夏天,河水上涨,河水汹涌;秋景清冷,猿哭啼啼 。走进三峡,品尝金色的橘子,登上三峡大坝,感受三峡壮美激昂的风光 。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你经常来这里参观 。
四,课堂总结
李道元作品中的山水画面,成为了三峡历史的美好记忆 。如今,三峡正放射着世界瞩目的光辉 。宏伟的葛洲坝工程和繁荣的三峡工地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相信,无论这片神奇的土地如何变化,三峡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 。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恒的爱!
第四,布置作业
1.你学了很多描写风景的古诗 。尽量摘抄描写山水的著名句子,选一两句欣赏 。
2.把三峡改写成一篇关于风景的散文 。
3.完成A类计划的相关主题 。
文章插图
附件:[黑板设计]
三峡
高俊美
自由奔放的美
安静而美丽
悲伤的美丽
课后反思
优点:紧跟文本特点,把握关键词进行梳理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单词、内容和情绪奠定基础 。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案!】缺点:整理单词花费大量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后期处理比较仓促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硬的石头是
- 大脑没有氧气能存活多长时间?
- 天凉时节更需养胃,哪些食物有助于保养胃部?
- 最新进口奶粉排行榜10强 哪些是进口奶粉
- 高中生出现厌学叛逆行为该怎么办
- 加盟和自己开店哪种好?
- 过完三伏天就凉快了吗
- 三伏天如何去除身体湿寒湿气
- 夏枯草棉茵陈可以一起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