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是什么 分别是什么什么什么

原文:李利民(全州历史文化中心)
俗话说,谚语是在群众中流行、广为流传的相对固定的句子 。简洁生动 。同时反映了某一地域、某一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经验、人生哲学和志向 。通常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和意义 。民间俗语的形成是口耳相传、代代相传的民间口语,发音是地道的方言韵 。
泉州谚语的地域特色
泉州谚语涉及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但都有泉州的特色 。
[我像东西塔,但我像洛阳桥]
这句谚语是泉州人常用来形容一个男生的勇气和担当的夸张说法 。明代泉州著名思想家李贽写道:“立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 。”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一种抒情的决心 。做人要像东西宝塔一样挺拔,像洛阳桥一样挺拔 。俗语是名句的演变,成为泉州人的口头俗语 。东塔建于唐代,原为九层木塔(885年),北宋(1017年)改为十三层 。一百多年后,它被火烧成了一座砖塔,三年后宝卿被大火洗劫一空 。这座石塔建于南宋(1228-1250),历经22年 。它是中国最高最大的石塔 。是泉州的标志性石建筑,具有非凡的防震抗震功能 。洛阳桥也是由石头建成的,是海斯的重要文物,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
[拳头,烧酒,宋]
泉州人闲暇时喜欢的三样东西,即“拳”或“武祖拳”,是南拳的流派之一 。结合白鹤拳、行者拳、大尊拳、罗汉拳、太祖拳五大拳派的技术,能出拳的人身体都很好 。现在,随着中国人漂洋过海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很多地方 。“soju”指白酒,一般指喝酒猜拳 。喝酒猜拳很热闹,拳令富有地方方言特色 。近年来,泉州经常举办“拳击锦标赛” 。“曲”指的是“南音”,一种传唱了几百代的乡音,是最古老最好的一种音乐,是泉州人生活的天然需要 。
【死六脚,豆腐干,榨菜蛇】
豆干、榨菜、蛇(普通话叫海蜇)都是泉州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小菜 。而“刘公池”是泉州南音的乐谱字,以泉州管公池乐谱的五音音阶作为乐谱上的音标,是一种唱名 。谚语说有些人愚钝,没有创新精神 。说明南音在民间应用广泛 。
[共请张工舀酒,张工]
在泉州,南少林、南音、南溪,也称为“三南” 。“南戏”是与全羌戏齐名的南戏,专家称之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由于戏曲的传播,流传着许多俗语 。“共张公掬酒邀张公”,出自全羌南戏古戏《朱买臣》,为官归来,赵被贬后滞留,想请张公与他和好 。意味着没有资本也要盈利 。朱买臣历史上有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来自汉朝的人 。古代戏剧表达的是夫妻矛盾 。
【苏秦祭祖,周提古】
这是南戏《苏秦》的故事 。苏秦和家人回家祭祖,故意先不认妻子,让周受委屈重提旧事,唱《贫穷之初》,说出心中的苦衷,让父母认识到对待两个儿子不能穷到爱富 。
【孟政家人行贿很多】
“家贿”一词来源于古汉语,意为“家伙” 。是家族财富产业 。吕蒙正原来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书生 。俗话说,人很少生产 。
【生在苏杭,死在福建泉州】
苏杭是繁华之地,风景秀丽,令人向往 。泉州地区的丧葬仪式非常隆重,人死了也是光鲜亮丽 。
【没钱的话,苏州比小杂凑强】
如果生活中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这里的“笑”是抑郁的意思 。没有钱,即使在最繁华的苏州,你也会觉得冷清和无趣 。还有“没钱虱子,妈妈的裤子” 。过去,人们把钱包或皮夹系在裤子上 。“虱母”就是虱子,在这里也比喻麻烦的事情或者世俗的需要花钱的事情 。
【眉无髓饮,必触[ka1]与[ts 5]骨】
“喝【am3】”,米汤,古文 。“浆饮”是指先将衣服漂洗干净,再用淘米水或淀粉水洗涤 。这样洗出来的衣服干净,特别是白色的会显得更白 。只要折叠整齐,避免熨烫 。“眼眉无浆饮”是指如果眼睛没有睁大到看清楚,后果不堪设想 。“巴”,提一提 。“陀”,用咸草编织的草包,最环保绿色,过去用来装东西 。带着塑料袋,它消失了,进了博物馆 。
【红薯从头挖,榨菜从头摘】
【0.5是什么 分别是什么什么什么】红薯和芥末是人们的日常食材,有两层意思 。第一,做事要循序渐进;黑发人送白发人是自然规律 。俗语是以日常常见的事物为基础的 。
【大惊小怪,大惊小怪,有点大惊小怪,有点不尊重】
在泉州,“吵”是普通话的“热闹” 。泉州方言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征,语序颠倒 。“热”,在泉州方言里,也是“跑东西”的意思 。意思是大场面的刺激 。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全面,自然有经世致用达不到的地方 。“小大惊小怪,小不尊重”,这是相对而言的,场面不那么热闹,疏忽和不尊重也少 。
【长路是大路,短路是节俭路】
“出身”是指经济收入;“出路”指的是钱银的开销 。路大意味着赚钱渠道多 。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来得慢,就有救了 。“俭”就是节俭 。
【西瓜靠大床】
“大聪”是大的一面 。中医认为,西瓜既能助凉又能助热,主要看人体的状况:人体上火了,就助热;人体冷了,就帮它降温 。也指势利眼见风使舵,不分清是非,和别人一起发表意见 。
【做一张石板路上的动物图,全靠手艺 。]
泉州是一个生产石头工艺品的地方 。有石板、石雕、石影雕等 。,都很精致 。一些手工艺成为了世界非遗项目 。这里是工艺,指的是打石时间,打石师傅用锤凿打出来的成品 。好的师傅做工好,成品既美观又实用 。
“眼色”就是视力和凝视 。“牲畜”[t' iak6],泉州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漂亮,好” 。称赞一件物品漂亮、漂亮、精致时可以用“牲畜” 。尤其是工艺美术,首选“牲畜” 。
泉州方言量词的妙用
作为数词和量词,泉州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词语 。数词后面跟量词就是量词 。有很多关于量词的成语 。再来看量词成语的应用 。
【一个人的智慧值得两个人讨论】【一个人认为值得两个人考虑】
“一”一般读作[tsit2] (only),是个数词,后面跟单位名称是个量词 。但有时会省略单位名称,如“一个人”和“个人”两个字 。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总是有限的 。很多人很聪明,很多想法 。“嗯嗯”没有可比性 。这里的“两个人”只是相对的,“两个人”也可以指所有人 。意思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
【一牛犁不如一条心】
“一头牛”,省略了“头”字 。比喻一个人努力工作(方言用“犁头穿三脚架”),不如把所有人的力量都调动起来 。这是一个比喻,所有的人一起努力,使事情变得更容易 。
【一人省三尺布,两人省一领裤】
以前生活资源困难,买布需要布票 。每个人都注意节俭 。“令”方言作为量词,是普通话的“篇” 。而“一个人爱一件事,没有人爱一样事”,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 。“一个人”和“两个人”都在公司名称中省略了“个人”二字 。
【早茶胜百医】
早上喝一杯茶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起早贪黑”就是早上 。早上喝杯茶对你的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 。泉州是茶的故乡 。很多人都有早上喝茶的习惯 。
【一天一个鸟嘴,一年一个柜子】
闽南人善于勤俭持家,积少成多 。一日一喙(口),一年一柜,这句谚语用了四个量词 。过去物资匮乏,食物匮乏 。老一辈人确实经历过,比如饭要做晚饭,从里面抓一把放好 。一个月下来,可以省下几斤大米赞助缺口粮的亲戚 。这句谚语反映了某个时期的情况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理解不了 。
[一粒雨杀死一颗牙(人)]
描述大雨 。一粒谷物和一颗牙齿是量词 。
【一元买无台阶】
一块钱就是一块钱 。比喻极其疲惫,也形容进展极其缓慢 。慢 。圆和步是量词 。
【一物一物一物】 。
事物总是相互制约的 。还有民间偏方,可以治大病 。还有“一物一物一物一物一物一物一物一物” 。一旦人们掌握了规则,他们就能解决看似很大的问题 。
【一代枭雄,百代枭雄】
遗传因素很重要,“有的”,老婆 。娶一个健康的妻子会影响后代 。产妇健康对孩子体质的影响可以延续几代人 。还有“一代好,三代好祖宗” 。“好”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道德修养 。要贤惠,把孩子教好 。在好的氛围下长大,接受好的家教和教育的孩子,肯定会更好 。相反,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那将是另一种结局 。比如俗话说的“一代圣贤,两代癫痫,三代带锁链” 。一代出人头地,二代得意忘形,三代锒铛入狱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 。
【一盆金鱼能得个尾斑】
“尾”就是尾巴的尾巴 。作为泉州方言的量词,在普通话里是“条” 。比如“一尾鱼”、“一尾蛇”、“一尾虫”都用“尾” 。一条石斑鱼可以吃掉一罐金鱼 。意思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句谚语中有两个量词:“一个锅和一个尾巴” 。“盆”是养金鱼的金鱼缸,在这里用作量词 。俗话说“洞中之鱼总有小斑”,“洞”是土洞,也是水洞(塘),但在这里用作量词 。一个池塘里总有一条石斑鱼,或者一个群体里总有一个捣蛋鬼 。
【一龙一尾更好】【一猴一虫一簸箕抵一龙一尾】
畚箕是农具,猴蚯蚓(蚯蚓)是畚箕形容蚯蚓很多 。指一大堆没用的人,不如一个有用的人才 。而“一齿九尾”,这里的“尾”不是用作量词,而是末端 。人的后半生充满了很多变数 。不要因为一时的得意忘形 。全华量词“个”读“雅” 。
【一只蜗牛九碗汤,九只蜗牛泡在一个水缸里】
形容不相称,讽刺无原则的夸张,空空洞无物 。在日常生活中,第一句话“一只蜗牛九碗汤”经常被用在字面上 。煮汤的时候菜放的不多,水放的太多,这就描述了不匹配 。
【偷鸡也是一把米,做生理学也是一本笔记】
凡事都需要有所作为 。这里的“一把”是指用手抓的一把米 。做生意需要资金,“一张票据”就是“一笔” 。
【一处生,两处熟,三处烂红烧肉】
泉州方言的量词“白”是普通话的“回” 。这就像普通话说的“生一次,熟两次,熟三次” 。钟摆的摆来自于来回摆动的钟摆 。
【吃一摆,学一摆】
虽然你痛苦,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
【三年一闰,年年双春】
农历每三年有一个闰年 。一年有两个立春年,有些太阴年没有立春 。这是由于农历和公历的计算方法不同 。阳历闰年只是多一天,阴历闰年是多一个月 。
【抓住一年双春,空田淼禁烟】
一年有两个立春 。如果有足够的雨水,田地就不需要烟熏 。
[人犯错一段时间,人犯错一年]
有些人因为懒惰,不按季节种田,结果农时一拖再拖 。如果他们错过了几天,成都一整年的收成都可能被错过 。谚语“临时”指的是“农时” 。
[五加二十一]
来自数学运算 。珠算公式“21加5”的意思是1除以2等于0.5 。泉州方言借用到日常生活中,意思是双方平分,具体来说,平均份额是2 。
【一退625】
原来是老算盘称重法的公式,1斤除以16两的老公式 。退,谐音为推,借指推卸责任 。比如这件事本来是他负责的,现在出了问题,他就想推卸责任 。珠算公式成为日常用语 。
【一两环[鲁1],四两福报】
“兰”的意思是唾液和口水 。唾液能杀死多种进入口腔的细菌,还具有修复伤口、促进愈合和防癌的作用 。“福”是祝福的意思,意味着平安幸福的生活 。祝福是看不见的,也从来没有人用秤来衡量口水和祝福 。“量”是重量单位,谚语形象地用重量单位“量”来说明津液对人体的重要性 。
[一公斤相当于四两文]
“你”是孩子,“翁”是丈夫 。俗话说,老公和孩子是以“两斤重”来比较的 。意思是孩子再强也比不上自己无能的老公 。毕竟他们是已婚夫妇 。从感情上来说,他们还是比孩子更温暖体贴 。“一斤”是旧称十六两,四两是四分之一斤 。“一斤”一般指孩子多 。“四二”这个词通常意味着无能 。相反,“244”意味着更轻、更没分量 。形容有些人做事不能太认真,不懂得做事太轻率 。
【四两破千斤】
有时候“四两”也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有时候,要解决一个大问题,只用小伎俩就能达到目的 。此词出自太极传推手,原来是顺势而为,以小胜大 。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常见的成语,泛指以小聪明打败别人,或者以柔制刚征服别人 。
[四两首歌,千斤白]
泉州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故乡,这是老一辈艺术家经常使用的一句谚语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唱歌很难,但是有谱子和乐器,练唱好的演员也很多 。练好刀白很难 。每一句都要看演员的设计,发音和语气的运用技巧都相当讲究,所以擅长道白的演员不多 。用“千斤”来形容“道白”的重量,与“四儿曲”相比较,非常形象 。
[三双来,六筐去]
“三”也是泉州人喜欢用的数字 。如三对六牌(块),数量相等 。亲戚之间的礼貌也用同样的数量来表示 。即“请有言,来来往往”,这是礼仪 。谣言“请问我三遍” 。这个“三”是虚指,意思是经常 。相约世俗,互相娱乐,也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 。
【水无三尺,欲耙龙船】
讽刺的是,有些人做事不够现实,无条件坚持做大事 。“卜”的意思是“尧”,“龙舟”的意思是驾驶龙舟 。
【一载,三载】
一个靠种子,一个靠肥料 。划桨,施肥 。种子固然重要,但要想有好的收成,更重要的是勤浇水、勤施肥,就像俗话说的“不懂种地,水到渠成” 。这些说法虽然简单明了,但意义非凡 。
【一天剃一次头,第三天打石膏,第三天剃一次,永久石膏掉】
“三天”一般指一段时间 。“剃头”就是理发,“缘分”就是漂亮 。理发一次,漂亮三天 。剃光头,人看起来更有精神,自然也会更投缘 。“一次通过”就是一次 。“过”作为量词也是古代汉语的遗产 。
【要饭也是三天好】
“要饭”就是要饭的,意思是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也有可能遇到转机 。俗话说,人的命运不是注定要改变的 。“三天”表示一段好运的时期,“三天”表示短暂的转机 。意思是不管事情有多糟糕,都有好的一面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形容懒惰的人,对学习知识技能没有恒心,不会吃苦 。这种人往往是“很少过三个冬天”,“很少”就是拖延症,“三个冬天”就是三年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应该趁热打铁 。如果我们耽搁一会儿,时间就会溜走 。
[三个清晨和一个强壮的一天]
一天的工作在于上午,三天后上午要做的工作比一整天都多 。勤奋的人总是起得很早,多莉花的时间比懒惰的人多 。
人是粮食做的,能做就做粮食 。
“五谷”这个词最常见的是指米、粟、黍、麦、豆 。后来“五谷”用来指粮食作物 。这几类粮食是人们的主食,比如“杂粮、食补粮” 。粮食是人的生存之本,能吃就有力量 。人们常说“吃鱼吃肉值得吃米”,“米”就是粥和干饭 。如果人们想要均衡的营养和强壮的体格,他们仍然必须以谷物为重点 。
【江河五流,终有尽头】
从字面上看,河流无处不在,总会有尽头 。比喻钱是随意浪费的,总会有花光的时候 。
【大岳沃瓷坯,似钱银飞五道】
如果瓷器被大雨淋到,就会被浪费,也就是说到处都是钱飞走了 。暴雨容易给制瓷行业带来巨大损失 。
“道”是宋代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福建省叫“福建路”,江西省叫“江西路”,还有“浙江路” 。福建路称江西路、浙江路为“在路上” 。南宋词人辛弃疾写过《京口永远的幸福,顾北亭,怀古》:“四十三年,梦里还记得,扬州路被火烧 。”这里的“扬州路”指的是行政区的名称 。泉州方言借用行政区的“路”,形成“五路”或“四五路”一词,表示到处都是 。
【五斤红薯,臭812】
调皮夸张也是俗语 。俗话说,红薯不好吃 。五斤老字号八十二,臭八十一两,明显太臭了 。这其实是一种调皮又搞笑的说法 。像“十个红橙,十一个烂橙” 。
[6月18日和13日新]
农历六月的泉州可以品尝到早熟的粮食作物 。“三新”是指早稻、红薯、花生 。六月有这三种新食物吃,还有早熟芋头 。这些粮食作物成熟了,可以很好的解决饥饿这个大问题,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
【六月面包,更毒饭勺】
“Ku”是水蕹菜,或空卷心菜 。“饭勺”是眼镜蛇 。空心菜通常在农历四月和五月上市 。所以,还是顺应自然,什么季节吃什么蔬菜比较好 。
[六月花,更鸡]
“六月花”指的是农历六月的海鲜黄鱼 。六月的黄花鱼吃起来特别鲜,比鸡肉更有营养,因为是那个时候 。“花”是黄花鱼的简称 。对于泉州人来说,黄花鱼是一种常见的海鲜 。无论是蒸、炒、炸、焖,都非常好吃,营养丰富 。
【六月,瘦得吱吱响;十月,肥料渍】
“辽”也是泉州的特色海鲜,普通话是梭子蟹 。农历六月,只能吃到鲜甜的味道 。到了10月份,肉里才有浆糊和肉,非常好吃 。人们每天吃的海鲜也有它的季节性特点,而且是通过俗语流传下来的 。
【七圈目镜,随人闭眼】
“七元”就是七元 。泉州人喜欢用“七元”来指代几块钱的物品 。“目镜”是眼镜;“合(音“一”)目”就是看得顺眼,喜欢的意思 。人们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 。
【七圆夹烫到宝宝,吃点气】
“果酱与烧伤”是一个药罐 。讽刺的是,有些人无能又愤怒 。俗语巧妙地用熟悉的柴米油盐来说明道理 。
[七个圆圈是十四个]
“占便宜”是赚,也是古语的保留,而“占便宜”在泉州方言里是亏 。形容钱亏的比赚的多 。虽然夸张,但是非常生动有趣 。
【七分茶,八分蜜】
泉州人很好客 。客人来了,茶只能倒七分钟,粥只能灌八分钟 。这是一种礼貌的待人方式 。八分米碎就可以了,配菜要留有空的空间 。
【三分本事七分勇敢】
泉州人也常用“三七开”来表示某些事情 。意思是说,要想成就双份事业,除了真本事,更重要的是需要勇气 。技巧只占三分,勇气占七分 。
【三分姿势七分打扮】【三分才艺七分妆容】
“紫娘”是泉州方言中古越方言对女性称谓的遗存 。“化妆”就是打扮 。说明女性的着装和化妆对外在形象的重要性 。况且,在公共场合打扮也是一种礼貌规范,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
【九对五十】
“葛”是四十的谐音 。指的是49岁50岁生日 。50岁生日在过去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旧社会,平均年龄50岁的时候,称之为幸运,还说不会“长寿” 。所以“朝九晚五”就成了流传下来的俗语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50岁了,你还很年轻 。除了“九月做五十”之外,还有“九月做六十”、“六月做七十”、“七月做八十”等 。,但它们并不稀奇,也不能成为俗语 。
【八月十五,听香吃芋头】
“听香”是泉州过去的习俗 。每逢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吃芋头,晚上,迷信的人都涌到后塍祠堂听香 。用烧香后听到的第一句话来推算吉凶,或者占卜你想知道的事情 。所以大家说要什么,一般都会说“听你的香” 。
[九笼糖和十一个牙医]
以“九”为大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往往意味着最多、数不清的含义 。俗语有两个比喻的意思,一个是说多了很难成事;第二,合伙必须有能做决定的人 。“雅”是量词“个”,“头家”是老板 。
【一白影九水】
白嫩的皮肤可以掩盖外表的其他不足 。“水”是一个注音词,文中的发音指的是美 。“九”在这里意味着更多 。也可以说,人如果有同样突出的优点,就可以掩盖很多其他方面的缺陷 。俗语通常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某件事 。
【摸鼻子吃120,摸眼睛吃160】
俗话说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摸得到它的鼻子就能活到120岁,摸得到它的眼睛就能活到160岁 。“一”、“十”省略,是数词的省略 。如果“百”前的数字不是“一”或者“百”后的数字不是整数,则不能省略 。“鼻”是鼻子,“眼”是眼睛 。泉州方言保留了古代单音词的用法 。
【一个人的脑袋,一百个人都在找】
“百”一般也指“多”、“长”,是藏语 。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摆放习惯也不一样 。一个人藏起来的东西别人很难发现 。
[100个客人喝一杯酒]
意思是聊天表示尊重 。
【一米养活一百人】
同一个米养出来的人,在体型、气质、外貌上各有特点,在修养知识、道德品行上也各不相同 。
【一顿辛苦饭,一百顿闲饭】
暂时的辛苦可以换来长久的安逸 。“一顿饭”和“一百顿饭”都泛指时间 。通过“一顿饭”和“一百顿饭”的对比,可以说明道理 。
【一百年不吃,一千年不愁】
这里的“吃”是生活的意思 。“嗯嗯”没必要 。这句话很有哲理 。做男人不用太担心 。活着就要活得轻松,包容一切 。用“一百”和“一千”的对比来说服人 。
泉州方言的俗语非常丰富多彩,形成于民间,流传于群众之中 。是人们喜欢听音乐,喜欢谈论的一句话 。如果在日常对话中运用得当,可以做到言简意赅 。
2017年12月
(本文参加了2017年12月22日的“传统民俗全台文化交流研讨会”,今天做了一些改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