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清朝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近代清朝积贫积弱,被列强围攻,签订不平等条约,1860年至1890年左右,频繁的割地、划租界,暂时满足了列强贪婪的胃口,而人民也不再起义,清朝进入了一个“安定期”
有见地的大臣例如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看出了这种“安定”只是暂时的,所以主张“洋务运动”
戊戌六君子
但洋务运动始终是不彻底的,虽然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根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到了1898年,开始了更为彻底的改革——戊戌变法
开始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失败呢?
小编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维新派力量太小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为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光绪皇帝长期为慈禧太后所掌控,性格软弱带有一定的妥协性,而变法是非有强硬的态度不可,像康有为、梁启超乃至其他人,也是大多举人出身、笔杆子文员、很少有军队出身的
这就导致了维新派缺乏力量,大多是一些文人,光绪皇帝甚至没有兵权,维新派甚至只能求助于当时新军首领袁世凯
袁世凯
不过袁世凯表面上支持维新,背地里却是个保守派,转身就向慈禧太后告密,导致变法失败
维新派力量不足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维新派缺乏理论指导
康有为梁启超曾写了一些书籍并广为流传,但并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导致戊戌变法虽大力宣传,却没有得到大部分官僚的支持,同样因为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人民同样不明就里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提出的理论,“有田同耕、有难同当”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虽然理论也不成熟,但提出的一些思想却深入人心,造成了很大的震动
戊戌变法的理论却无法得到官僚与人民的认同,缺乏成熟的理论,我们可以理解为,维新派想改变,但却不知如何改变,只能反着守旧派的进行改变,却因为旗帜不鲜明,只能是精神可嘉却不切实际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清朝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光绪帝行为片面偏激
光绪皇帝虽然是在位几十年的皇帝,但因长期收到慈禧太后的掌控,在很多方面并不如意,其中对官员的任免也缺乏正确的指引
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经常开除自己不满意的大臣与老师,导致这些人离职又无其他去处,不断给自己增加敌人,这样的行为一旦固定,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其他的大臣遇到这种事,要么维护自己的利益拒绝变法被辞退,要么找守旧派抱大腿,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保守派力量强大
清朝当时的保守派势力比较强大,戊戌变法提出的看法虽然可以缓解国家的压力,可这会触动很多官僚的利益
很多时候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国家只能是自下而上起义改革,很少有自上而下独立改革成功的,俄罗斯帝国的亚历山大二世就曾进行改革,因为被暗杀而中断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
历史上只有英国能做到自上而下无阻力改革
中国也不例外,很多官僚和贵族正是依靠这种旧制度才能获取利益并支持清朝,如果清朝改革了这种制度岂不是抛弃了立国之本
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