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观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现在疫情期间很多在家需要进行观察,那么请问居家观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与家人保持距离
对于需要进行居家观察的人来说,在家观察期间要有相对独立的居住和活动空间,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尽量避免近距离的接触,至少间隔1米以上距离,实行分餐,餐具、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 。
戴口罩
居家观察者在家观察期间,要佩戴好口罩,其次就是家庭成员都需要佩戴口罩,连续使用4小时需更换,遇有潮湿或污染的情况要立即更换,不要重复使用,避免出现感染 。
尽量不要出门
虽说居家观察和居家隔离不一样,居家观察并没有明确要求不得外出,但为了安全着想,居家观察者最好是不要外出比较好,其次通知朋友亲戚不要来探亲访友 。如果因疾病等特殊原因必须外出,经居家观察管理人员(社区网格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不得去人群密集场所 。
按时测量体温
居家观察期间,居家隔离观察者每天早、晚各进行2次体温测量并作好记录,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报告体温和健康情况,不得隐瞒或者谎报数据 。
讲究卫生
居家观察期间,被观察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
按时通风
在家进行居家观察期间,要注意每天做好居室通风,每天上、下午要两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落实消毒措施,居家隔离观察者使用的餐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毛巾要用开水煮烫 。
按时消毒
居家观察期间家里的卫生消毒是很重要的,像家中的桌、椅、门把手等易接触的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84消毒液按1份原液加50份水稀释后擦拭消毒,30-6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操作时应戴橡胶手套 。
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居家观察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垃圾,居家隔离观察者未出现相关症状前产生的垃圾,按照普通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即可;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将垃圾消毒后,在属地卫生院指导下进行处理 。
注意观察自身症状
【居家观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居家观察者观察14天内,期间如出现,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蒸好祖昂,应及时联系社区及辖区卫生院,对符合条件的由120转运至发热门诊 。14天期满未出现相应症状,解除居家隔离观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