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直军|光鲜的赛力斯AITO?身后是不甘垂帘听政的华为“太后”

对于时下的汽车产业,一谈起华为,就只有两个问题:一是华为会造车吗?二是华为什么时候造车?
而无疑,能引起业内外最能联动猜想就是华为与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合作的一举一动。
12月2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赛力斯发布全新高端品牌AITO。根据发布会介绍,新品牌AITO意为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即“将智能带入汽车,让汽车更智慧”。
对于AITO品牌,赛力斯宣布该品牌将深度结合赛力斯与华为的各自优势,定位中高端。首款车型将采用増程式混合动力,四驱设计,配备1.5T发动机,最大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于12月23日正式发布,明年还将继续推出第二款车型。
虽然与之前的阿维塔发布会相比,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同样采用了视频互动的形式出场。但其表态仍然耐人寻味,余承东表示,AITO将在12月23日推出的首款中型豪华SUV,将是首款搭载华为最新鸿蒙生态(HarmonyOS)座舱的车型。
毫无疑问的是,AITO身上的华为味道将会越来越浓。
有关华为两个造车问题的答案或将不断加快浮上水面,结合各方的要素分析,或许更大可能的是华为造车已经悄然上路。
01
新能源汽车迎来真正淘汰期,留给华为造车的空间将日益拥挤
及之于当下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进入真正的淘汰期,留给后来的产业机会和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小。哪怕你是苹果、华为和小米。
且不说在全球已经一枝独秀的特斯拉。单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玩家,无论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企业,逐步加速甚至已经初步构建产业的竞争壁垒。
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再创新高,蔚来、理想、小鹏和哪吒汽车月销量均突破了万辆。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如果芯片危机将不进一步加重,对于几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其全年年销量开始接近10万辆。
徐直军|光鲜的赛力斯AITO?身后是不甘垂帘听政的华为“太后”
文章插图

而对于极度注重经济效益的汽车产业,10万辆意味着规模效应将逐步发挥,加速盈亏平衡。头部新势力玩家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稳固。
【 徐直军|光鲜的赛力斯AITO?身后是不甘垂帘听政的华为“太后”】除去造车新势力,传统中国品牌车企的动作和成绩也可圈可点,比亚迪在纯电、混动兼顾的道路上日益得心应手。而上汽智己、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吉利极氪金、长城沙龙等一系列品牌,正在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和推出速度,大部分的品牌将在2023年开始交付。
总而言之,华为如果真的想造车,就必须加速行动,抢占已所剩不多的时间窗口。
02
无论是出于生存还是打造新的产业机会,华为造车的必要性和步伐都在已经加快
重要的不是看说什么,而是要看做什么。在任何领域,这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一方面,华为今年以来一直在做不造车的相关澄清。4月份,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表示华为不造车。5月24日,华为就其造车和投资车企等传闻进行了澄清。华为在声明中表示,至今为止,华为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9月份,在今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中国地区部总裁鲁勇接受媒体时再次表态不造车。
但另一方面,华为造车在身体上却越来越诚实。毕竟自美国制裁以后,以手机为核心的现有业务还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徐直军|光鲜的赛力斯AITO?身后是不甘垂帘听政的华为“太后”
文章插图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个季度,华为营收4558亿元,同比下降了32%。这是自美国制裁之后,华为营收连续四个季度的收缩。而且情况没有丝毫缓解,双十一的当天,美方通过了一份安全法案,其中包括禁止为中方华为、中兴等企业颁发新牌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