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日记》第三章一与万象下
《开悟日记》第三章一与万象 下
经过这次的经历,我终于相信,神(觉知)是唯一的存在,并且是以两种模式存在:一是「静」,或称之为寂静、未显之物、永恒、不变、无分别……等等;二是「动」,或称之为显相、可测之物、无常……等等。这一了解将我先前的疑惑归结为一个最后的问题,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可是为它缴尽了脑汁。这最后的大哉问是:「『一』如何将自己显化为『万象』?」
用典型的说法来说,这大哉问就是:「宇宙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其中的难处就在于,只要是从二元的观点出发,我们几乎一定会产生这种困惑。平常,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生活的世界与自己、神或究竟实相是各自分开的。但这种二元论毕竟只是一种观点;就我的经验来说,这种观点相当狭隘,而且不够全面。
另一种是不二的观点,这种观点近来才开始为人所熟悉。不二的观点认为,「二」并不存在;换句话说,并没有所谓「一个独立存在的『你』和世界和创造你及世界的神」这种事。就不二的观点而言,只有神、以及显化成你和世界的神存在。妙的是:你和世界一出现、神就隐没了;神一出现,你和世界就隐而不现。
我透过静心了解到这一点后,疑惑却越来越大:如果是「一」显化为万物,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办到的?究竟是什么机制导致整个宇宙的出现?如果真的只有「一」存在,那么「二」是怎么出现的呢?
事实上,我那张基本的黑白图表即可解决这个难题。记得第一次画这张图时,我很讶异地发现,这张图竟然只要画一条线就完成了,甚至不需要画上外面的圆圈;当初我之所以先画了个圆圈,纯粹只是为了规范出一个空间,以方便我画一条线将它一分为二。
好的,现在我知道,只要有了对比,「二」就出现了;我明白,只要对「一」产生任何的分别,就足以使「一」显化为万象。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个分别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我曾思考过那个「一」代表什么、以及它可能是什么?最后我确信,那真正存在的「一」就是觉知。
若一切万象真的只是「一」。那么这个「一」也只可能是觉知,因它是所有体验的唯一的公分母。任何的体验,我们都必须仰赖觉知才能感受它们的存在;觉知永远是我们的体验对象的「另一半」。连当代科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学)都承认,我们不可能观察一个对象,而不对观察的对象产生影响。事实上,当初使观察者成为观察者,就是觉知。
亲身实证 想象一颗苹果。现在,不要用任何的觉知,试着再去想象这颗苹果看看。你能不靠觉知去想想这颗苹果吗?现在,反过来想想没有苹果的觉知。没有那颗苹果,你的觉知还在吗?觉知的存在是否必须依赖那颗苹果?
【《开悟日记》第三章一与万象下】觉知是永恒、无量无边的,因此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的因缘条件;相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万象都是有限、可测量的,而它们的存在则有赖于因缘的具足。唯有觉知是无量无边或无限的,因此它的存在不需要依赖任何东西。事实上,除了觉知以外,一切万物的存在都其来有自;而觉知正是一切万物的终极源头,因它是所有存在的根本。此外,觉知也是我们存在的这个空间,使我们活蹦乱跳的生命,以及我们感受到的爱。
因此,我甚至可以把问题再进一步浓缩为:「如果觉知是唯一的存在,并且除了觉知以外没有『其它』任何东西存在,那么觉知所觉察到的对象是什么?当初又是什么东西把觉知一分而二,导致觉察的对象出现?」我经常读到神秘主义者用镜子来比喻觉知,因镜子恰巧也是清明、空无一物的空间,可让一切客体对象映现在其中。客体的显相在镜子里来来去去,但镜子本身却永远保持如如不动;当然,若一个镜子会随着镜子里来来去去的影像而改变,那么它还有什么用处?最后它肯定会变成乱七八糟的镜子。然而,觉知是完美无瑕的。
现在,回到我的图表。我逐渐明白,要让镜子中间产生一条线,只需将镜子弯起来、或折起来即可。就是这个折痕或这条线,造成那最重要的对比分别:「二」的出现。把镜子弯起来,镜子就能照见它自己;原本是一个东西,现在看起来像是两个。我有一个模型可以说明「一」如何显化为万象;但如你所料,这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出现。
到底一开始是什么东西导致镜子的弯曲?此外,这镜子在本质上肯定是能弯曲的,否则这一比喻就不合理了。既然这镜子代表觉知,那么问题就变成:「觉知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质,会导致它折起或弯向自己,从而创造出种种的显相?」其实,这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
想想看,觉知的本质是什么?觉知最根本的性质,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觉察能力;而当觉知没有「其他」东西可作为觉察的对象时,它自然就只能自发性地觉察自己。
由于觉知是唯一的存在,它会受到自身纯粹的吸引而自动觉察自己,因此这种觉察的冲动几乎是势不可挡的。
正是这种自己对自己的吸引力,产生一股力道将觉知首次「折起来」,使得觉知就像弯起来的镜子般看着自己。这折起来造成的效果,就是使「一」看起来像是「二」。折起来的镜子,可以提供镜子映现的对象;同样的,因吸引力而将自己折起来的觉知,也可提供觉知觉察的对象——它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觉知的觉知,亦即看起来像是「二」的「一」。
要知道,那「二」的表象或二元性,就是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或宇宙。既然世界的表象是觉知折起来的产物,那么这世界自然也会带有觉知的特性;属于世界的一切,也可说是属于觉知的,因它们原是同一个东西;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地法天,天法道(As above,so below)」吧!
「有意识」是觉知最明显的特性。当我暗示说,世界是有意识的、或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意识的」,表面上听起来可能很荒诞,毕竟这世界大部分都是由尘土、石头、水、植物。以及其他类似这种显然不会活动或清醒的东西组成的;然而,我所谓的觉知是有强度等级之分的。
在觉知的光谱中,一端是昏睡状态,或无意识的觉知;另一端是觉醒状态,活耀或有意是的觉知;而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作梦及觉知的其他半意识状态。因此,虽然说尘土和石头都是有意识的、或拥有觉知,但它们代表的是觉知的昏睡状态,就如同苏菲修行者(Sufis)所说的:「神在石堆中沉睡;在动物中唤起;在人当中醒来。」
觉知反映在这世界的另一个特性,是永恒或无量无边。同样的,我知道这种暗示着「这世界没有起点或终点」的说法听起来有多荒唐,况且神秘主义者也强调这世界的短暂无常;但我们越去检视这世界,就越会清楚地发现,我们永远无法在物理光谱的任何一端看见终点。
科学家用望远镜望向天空时,他们发现整个宇宙的空间实在是浩瀚无边,根本看不到终点;它就好比是地平线一样,当我们靠近原先预想的终点,眼前又会出现新的地平线。此外,就算你能想象外层空间的边界,也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出现:「这边界有多宽?它的另一边又是什么?」而这些问题又会推翻先前外层空间确实有终点的想法。
同样的,科学家用显微镜观测最微小的东西时,他们也只看见无穷无尽;每当科学家认为他们找到最小的粒子时,后来又会发现这些粒子其实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学的教科书上都说,科学家公认原子是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但这种说法后来又被推翻了。
事实上,科学家一直相信这种说法;直到他们后来发现,原来「原子」也是由更小的东西组成的。此时,科学家似乎了解到,物质的最小单位可以无限地切割,而且永远找不到尽头;同样的,宇宙之大也找不到边界。
亲身实证 想想看,你能将一吋切割成几等分?事实上,任何的测量单位都可以无限地切割。这一事实也深深地反映出这世界的真实本质;它意谓着,任何的两个点之间,都存在着无穷无尽。换句话说,即使两个点相距只有几毫米,你也可将这几毫米的距离无限地切割,因世上根本没有「最小」的测量单位存在,最重要的是,不仅这世界的广度是无尽的,世上任何的两个点之间也是无尽的;即使这两个点的距离接近到几乎快碰在一块儿,也毫无例外。
觉知的特性反映在世界上的另一个例子是吸引力。当初造成觉知折起来的吸引力,与那创造世上一切生命的根本吸引力是同一个,因这世界就是觉知当初折起来所产生的。不论是细胞的结合、植物的向旋旋光性、发情的狗、或地心引力,我们都能从中看见这根本的吸引力;这吸引力不仅创造了世界,同时也维持了世界。
从二〇〇一年的冬天,直到二〇〇二年的初夏,我花了无数的时间在思考这一切,想把它当成我所谓「实相的伟大设计」的隐喻。我越是深入思考「一」与万象的关系,这「折起」的概念就越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更有甚者,我越是思考这个「折起」,就越能觉察到三位一体的概念对于解释神与人、心与物、天堂与人间……等等的关系具有多大的关联性。
所有主要宗教都有三位一体或三合一(Triunity)的观念,例如基督教用天父、圣子和圣灵来描述那唯一的真神的三个面向;七神教用圣母、少女和老妪来描述女神的三个面向;印度教有所谓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吠陀修行者有所谓的恒在(Sat)、明觉(Chit)和喜乐(Ananda);道教有所谓的「三清」;犹太教有所谓「三而一」的神;佛教有所谓的三身。
只要比较一下所有三位一体的实例,以及三位一体的每个单一面向分别代表的意义,我们就能看出一个共通的模式。每个三合一的实例,似乎都是由神的三个面向组成:神是什么(基)、神做什么(道)以及神创造什么(果)。
我一直很好奇,耶稣与神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总是会问基督徒:「你们为什么不直接臣服于神就好?」他们的回答是,耶稣就是神,因祂们是三位一体的。这答案本该令我心服口服才对,但我只有一脸的错愕和困惑。如今,我自己领悟了三位一体的概念,我能了解天父、圣子和圣灵都是同一个神的玄妙之处。
天父被形容为造物主,这是三位一体的基(Base);圣子或耶稣总是被形容为「道路」或救赎之道,这是三位一体的道(Path);圣灵常被形容为体验(得救后的直接结果),这是三位一体的果(Fruit)。事实上,在我们的文化中,三位一体的概念往往被看成是难以了解的奥秘而被人忽略;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他的本质确实相当微妙又令人难以了解。
但我发觉,三位一体很可能是了解创造的奥秘的关键所在。现在,我要再次回到那张基本的黑白图表;这张图表本身就已包含了三位一体的完美描述。第一眼看的时候,可看见这张图指出两个部分:黑色的下半部及白色上半部;黑色的部分代表主体或那未显之物,白色的部分则代表客体或显相。
经过长时间对圆圈中间的折线(它促成觉知去觉察自己)进行思索之后,我逐渐明白,我们一直以为的「主体在体验客体」的整个观点,其实只是觉知「折起来」所产生的幻相。
现在,把三位一体也考虑进来,我们再来看一次图表。不过要想象一片圆形的叶子,并把它当成实相或神的象征。
现在,一切都明朗化了,而且它的意涵十分惊人。在此之前,我的焦点一直都只放在三百六十度体验的一个面向:我是主体(圆圈的下半部)在体验客体(圆圈的上半部)。然而现在再清楚不过了,原来这一切只是觉知折起来造成的幻相;是「一」将自己折起来,才变成看起来像是「二」的样子。换句话说,是这个「折起」造成主体与客体的整个幻相(二元观点的基础));少了中间这道折线,就不会有主体的「你」和客体的「世界」的对立感。
事实上,存在的只有叶子本身(觉知);换句话说,只有觉知是真实的。叶子(觉知)的轻微折起,造成「二」的幻相;有阴影的那一半叶子是「世界」或客体,没有阴影的那一半是「你」或主体。但事实真相是:自始至终只有叶子(觉知)存在。这种「我是独立的主体在体验外在的世界」的观念,其实只是这个根本幻象的副产品」;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它其实是个大幻相。
所谓的大幻相就是,真正存在的只有「一」;但是当「一」把自己折起来,「一」就消失了,只留下「二」的显相。这情形就好比电影的影像一播放,我们就忘记电影屏幕的存在一样;事实上屏幕上那些稍纵即逝的影像,也许能暂时遮蔽调屏幕本身;不过到头来,终究只有屏幕才是真实的。
总之,我们可以用三位一体的概念,来描述神与人及世界之间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就如同白光与彩虹的关系一样。神就好比是光,是真正真实的;而我们就好比是彩虹,只是看起来像是真的。
光代表三位一体的第一个面向:基(它是什么);光的弯曲或折射代表三位一体的第二个面向:道(它做什么);彩虹代表三位一体的第三个面向:果(它变成什么)。如同光的折射会产生彩虹的显相一样,神或觉知的弯曲或折起也会创造出你和世界的显相。彩虹一出现,纯粹的白光就隐没了;同样的,你和世界一出现,神就隐而不现。
只要把彩虹的三位一体的本质纳入考虑,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为何所有的主要宗教描述神与人及世界的关系会如此雷同的原因。神、人和世界这三者,只是那唯一存在的实相的三个不同面向;而那唯一存在的实相就是觉知。基督信仰提出的天父、圣子和圣灵,似乎巧妙地反映出神与人及世界的关系。
「天父」代表神或无分别的觉知,亦即终极源头或永恒的造物主;「圣子」代表人或个别化的觉知,一切有情众生显然都是由此延伸出去的;「圣灵」代表个别化的结果,亦即觉知变成看起来像是「他者」、或我们所谓的「世界」。这可以完美地说明,为何其他的主要宗教会使用幻境(maya)、海市蜃楼、轮回、幻觉……等等的形容来描述这世界;他们都暗示着,这世界有如鬼魅般地虚无飘渺。当人们认出这世界是神的一个面向,就如同彩虹是白光的一个面向时,他们就会知道这世界或这「鬼魅」是神圣的;或者如基督信仰者所形形容的,它其实是一个「圣」灵。
无分别的觉知之所以隐而不现,是为了让分别的觉知出现;或者可以这样说,由于你和世界的出现,神就隐没了。
这就如同「动」永远无法知道「静」的道理一样,因它们会互相剃除对方;同理,为了体验神性,我们得将自己剃除。剃除自己,意谓着超越或放下二元的观点,不再将自己视为只是居住在外在世界的独立个体;如此一来,你才能以不二的观点将自己视为无分别的觉知。我知道,修习寂静相当于死亡;一旦有了这份了解,你就会明白真正的灵修,其实就是自我了断。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一代诗人》37期,生活,江南j,拨动心潭的一泓秋水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 书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