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这种东西,相信则有,不信则无

文 | 言小疯

梦想这种东西,相信则有,不信则无
文章图片
选择都是对的,不对的是距离 说过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在决绝面前,又会怎么选择?
书中的阿瓜和于洋,两个人面临同样的困境,最终选择不同,一个选择了妥协,一个选择了抵抗。
向父母妥协,向困难妥协,向梦想妥协。看到阿瓜的例子我竟然有点手足无措,似曾相识,逐渐熟悉,难道是我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够明确造成的吗?
似乎陷入了迷茫困境期,脑海中的记忆翻江倒海的涌过来,砸到进我的脑窝,掀起一阵波浪。
那是夏天,异常燥热,风吹过来是热的,只能躲在空调底下,不敢出去,水一杯一杯不停的换,一趟一趟的跑厕所,究竟是何意?
那些事儿发生之后,我一直不愿提及此事,每次都是轻描淡写,偶尔和朋友讲讲也相当于是诉说别人的故事,本来是故事的主角,却成了局外人,和阿瓜(书中人物)一样,面对父母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对亲朋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有一丝犹豫了,在怀疑自己到底对不对?怀疑这样的做到底有没有结果?很揪心,沉思了很久,想过利益,也想过弊端。
故事中的阿瓜一直被迫与父母的要挟,从考研究生开始,考留校当老师开始,到留北京户口等,这一切的事情都在面临一个选择——自己的喜好和前程,或者说父母希望看得到的前程。
最后结局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困境,父母苦口婆心的要挟,阿瓜妥协了:先做完这件事,再来搞兴趣(唱歌)吧!
故事都是有对立的两面的,不能说正反,也不能说对错,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对的,只是每个人离目标的距离远近罢了。
面临阿瓜同样困境的于洋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他和父母扛上,经父母劝说完全无效,我不敢推测他到底有没有怀疑过,但最后一定都比阿瓜坚定,坚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唱歌。
阿瓜的女朋友问了于洋一个问题:我能理解他所有的决定,他压力太大了,父母又咄咄逼人,所以做的决定都是出于无奈,如果他有你的家庭条件,可能就不会这样了吧?
于洋非常冰冷的回了一句:是吗?
面对同样的困境,同样父母的咄咄逼人,阿瓜和于洋的抉择正好相反,一个顺从天命,一个逆天改命。
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归宿,可不同的是,距离梦想的距离。
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我的日志上面——现在的选择对不对,得看以后才知道
说的很俗,但我觉得是这个理,话糙理不糙。
以后过得比现在的自己开心,就是对的,过得朝九晚五的烦恼,就是不对的。
有的人现在就可以看到未来的样子,有的人现在看到的未来还是未知。
其实,在渐行渐远的路途中,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对的,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对的,我们无法用理性,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只能自己去衡量。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很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讲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越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
选择都是对的,不对的是距离。
梦想这种东西,相信则有,不信则无。
【梦想这种东西,相信则有,不信则无】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