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育儿合伙人真的懂分享吗()

最近一次跟同事聊起孩子,她说起孩子做儿童保健时,医生了给的评价之一是“不会分享”,同事有点担忧。
你猜这孩子多大?还不到一岁呢。我赶紧给她科普,2岁以内的孩子都不懂分享是什么,这要求对他们来说太高了,不会是正常的。
育儿呢,还是得投入时间、精力,不然,真的容易瞎操心。
我最近专注追随的育儿专家陈忻博士就“分享”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陈博士在文章说,

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与孩子的社会认知发展相关。


那么,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社会认知发展特点就很重要了。
陈忻博士在文中提供了以下年龄阶段特点:
●0-3岁以内的宝宝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我在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或者“我想要的东西也是我的”。他们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心情。所以,如果强行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把正在玩的东西给别人,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并且不喜欢这样强行“被分享”。
【你和你的育儿合伙人真的懂分享吗()】●3-4岁的孩子能够开始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如果让孩子想一想:别人这样对待你(比如一言不发把你正在玩的玩具拿走),你是什么心情(比如你会生气吗)?现在你这样对待别人(比如把全部小车拿到你这边,不让别人碰),别人会是什么心情?在父母经常提醒,想想别人的心情,想想你的行为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们往往能开始理解别人的想法,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个年龄,经过提醒,他们也开始理解什么是“轮流”。但他们克制冲动的能力还是很差,即使他们明白一些道理,还是常常会不耐烦地等待,甚至哭闹,这些都很正常。父母不要随便说他们“小气”或者“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4~7岁的孩子能够理解什么是分享,经过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指点,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他们也能够理解别人和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可能不一样。但是,经常他们还是忍不住以自己的想法为重,看问题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所以,经过提醒,他们愿意分享,学习分享的行为。不过,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分享行为要有现实的期待,不能要求过高。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特点,做父母的就能不止看到表现,不被表现欺骗,内心淡定从容,不会因焦虑而做出对孩子不利的举动和评价。
当然,分享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还是需要养育人引导的。陈忻博士给了几个建议:
1、让孩子从分享中得到快乐
这个很好理解,追逐快乐是人的本性。如果分享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他一定乐于分享。我女儿现在不到1岁,有时候会在吃零食、水果的时候也塞一点到奶奶或者妈妈嘴里。我们没有要求过她分享,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正是分享,但每次她这样做的时候,表情是愉快的。
2、让孩子分清人际边界
两个重点,一是让孩子明白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什么东西是自己的。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东西做主。最自己的东西有自主权,才能尊重别人对个人物品的自主权。
3、交换或轮流做铺垫
孩子们玩耍,并非只有分享一种办法。可以先用交换或者轮流做铺垫。
4、父母不能为了面子强迫孩子分享
如果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分享,本质上是不尊重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学到分享的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