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m Pacific』

『I'm|『I'm Pacific』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I'm|『I'm Pacific』】昨天晚上散步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她是我曾经在德国上语言班时的同学。我们并不算熟识,因此现在我已经想不起来她的名字了,但我却依然很深刻的记得她的样子。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突然间想起她,也许是因为前两天看到的一张吉吉在德国时我给她拍的拄拐杖的照片。她跟吉吉有着相似的身影。
不知要如何称呼她,就索性叫她Chile女士好了,因为我记得她来自智利。在那期的语言班里,一共有大约二十个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我跟Sonia, Rosalia还有Berat走的近,跟其他人都是泛泛。印象中,Chile是在B1课程的后半段加入我们班的。她第一天来,我就记住了她,因为她手里的那根黑色拐杖和走路不紧不慢脸上平和淡然的样子。她身后总是跟着她的德国丈夫,一个个头不算高,穿着极其普通,手里总拿着个预备去超市买菜用的灰蓝色布袋儿的大叔。每天上课,她丈夫都会送她进教室然后离开,下课时又会准时出现在教学楼楼下。

我对Chile女士印象很好,因为她看起来总是和蔼可亲。作为那时班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她着实有种长者风范。她从不高声说话,我也从未见她跟谁动过气。她总是面露微笑,步伐稳健,好像跛腿这件事根本未有影响到她。我跟她一直未有机会交谈,直到有一次班里同学聚餐。那时,我们总是会在学完一个模块后,在班里几个活跃份子的组织下,找个地方聚一次。那次,大家约在一个小酒馆里。我去的有点晚,坐在了桌子的边上。我落座没一会儿,Chile女士就和他丈夫进来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样子,Chile走在前面,穿着她那件深灰的大衣,手里握着那根黑色拐杖; 她的丈夫跟在她的后面,手里抓着他的那只灰蓝布袋子。他们俩分别跟大家问了好后,便坐在了我旁边。

随着每个人点的饮料被端上了桌,大家开始随意的交谈起来。我旁边坐着Chile的丈夫,他很健谈,首先开起头跟周围的人谈起了他所了解的关于对方国家的见闻。不一会儿,他就转向了我。他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说,我现在只是在学德语,什么也没干。他又问:"那你学完德语准备干什么?" 正当我思考该用德语怎么回答他时,他自言自语的说了句"我看你可以到中餐馆里找份工作做。" 说完就转头跟对面的Sonia聊了起来。也许,Sonia也感觉到了他对我的轻蔑,她继续之前有关于我的话题说到:"Jing在荷兰读过书,她之后可以找一份办公室的工作。" Chile女士此时正好和身边的人说完话,听到Sonia和她丈夫在说我,便探着头问我是从哪个国家来的。我用发音还不怎么标准的德语说:"我来自中国。" 她点点头,然后用英语问到: "Pacific or Atlantic? " 我被她的问题一下子搞懵了,因为自从我出国后,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人在我回答了我来自哪里之后,还会接着问我我的国家在大洋板块上的定位。我被她问的一时不确定起来,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看我一脸尴尬的神情,于是说到:"Pacific, I think." 我赶紧点点头,希望她能换个话题。

那之后我们又聊了些什么,现在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却一直记得Chile问我的这个问题。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原来不同国家的人,对这个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看待方式和定位方法。走了这么一大圈,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这么些年好像没感到有什么大的长进。也许Chile女士和她的丈夫也跟我一样,日复一日的过着平淡而普通的日子。但如果让我必须说一件感到自己有明显改变的事情,我想我会说,要是现在Chile女士再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不加思索的回答她说: "I'm Pacific。"
『I'm|『I'm Pacific』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传中,请稍候...
『I'm|『I'm Pacific』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