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从技术实现到安全运行,工程师版“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二 )


在全景平台上 , 通过AI对实时数据、影像、仿真模型等进行分析、模拟、评估和推理 , 实现对城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违章违法事件等情况的自动预警和预判 。
元宇宙|从技术实现到安全运行,工程师版“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虽然数字孪生诞生已有三十多年历史 , 在在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自动驾驶仿真训练等场景已有很多应用 , 被称为是“工程师的元宇宙” , 但物联网作为数字孪生虚实融合的关键 , 《智能相对论》看到 , 我国物联网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高端传感器依赖海外市场 ,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和GMSA统计 , 2020年 , 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7万亿 , 同比增长13.3%;物联网设备连接数突破40亿 , 同比增长17.5% , 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80亿 。
元宇宙|从技术实现到安全运行,工程师版“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物联网市场可分为“连接-感知-智能”三个阶段 , 虽然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庞大 , 设备连接数增速较快 , 但仍处于“连接”到“感知”的过渡阶段 。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神经末梢和数据来源 , 逐渐向小型、智能化的MEMS传感器方向发展 。我国虽然在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 但高端传感器及芯片仍然依赖海外市场 。
根据工信部和赛迪顾问数据显示 , 2020年 , 我国中高端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约60%依赖进口 , 核心传感器芯片约80%依赖进口 。其中我国对MEMS传感器的需求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 但博通、博世、意法半导体等五家海外企业占据了全球约80%的市场份额 。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是由于我国传感器市场起步较晚 , 在高端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环节都存在技术短板 , 只在部分环节和部分类型传感器上有所突破 , 从而制约了国内市场的自主产能 。
随着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 , 我国传感器龙头企业在气体、声学、惯性、压力等部分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 , 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
例如 , 汉威科技自研的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占率约70%;歌尔声学的系列声学传感器产品国际市占率进入前三;睿创微纳的红外热像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
此外 , 传感器市场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份额并不高 , 巨头们更倾向于布局“来钱快”的物联网平台和应用市场 。
根据2020年物联网智库和中国信通院的统计 , 目前在物联网产业链中 , 平台和应用市场的价值占比约70% , 而传感器市场只占不到15% 。物联网市场的头部企业主要来自工业、网络通信和互联网科技领域 , 他们在物联网平台和应用市场都有布局 , 只有苹果、阿里、科大讯飞涉及了传感技术 。互联网巨头依靠“云边端”和场景流量优势 , 在B端和C端都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
不只是技术与市场存在的隐忧 , 作为网络攻击的重要入口 , 传感设备低防护水平也会威胁数字孪生应用场景的安全运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