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文章图片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文章图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信息处处长
潘传迪

“互联网+医疗”在2015年可谓是热火朝天,HIT企业和大型医院在不同程度介入“互联网+医疗”这一全新的医疗模式,且大多实现网上挂号、询诊、支付、报告单查询及其它信息查询等功能。毋庸置疑,“互联网+医疗” 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希望借此以解决传统医疗模式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医疗”,它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医疗流程再造,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新体验。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
【【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而互联网思维注重以人为本、体验至上、强调细节、追求极致和个性化需求,注重微创新和模式创新,注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且强调数据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医疗信息化建设所要遵循的第一理念。在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诉求并不断予以满足。挂号和收费是医院为了有效管理而强加给患者的额外“负担”,所以我们医院通过流程再造,取消挂号和收费环节,深受患者好评。此外,医疗信息化也要以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为本,要方便医护人员工作,让员工做对事情容易做错难,最大化避免错误的发生;要方便管理人员分析决策,能够为医院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医疗信息化要注重需求向导,由用户提需求,让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着力解决实际问题,避免闭门造车。


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冲破旧思想的禁锢和制度上的“篱笆”,解放思想, 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 打开视野,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


时下“互联网+”非常热门,“互联网+医疗”深受HIT企业的关注,但目前大多局限于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手机App等应用,功能包括门诊预约、线上支付、健康咨询、智能分诊、报告单查询、消费记录查询、健康百科等,其实“互联网+医疗”可实现的功能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大挖掘潜力。比如我院自主研发的手机App有大众版和医生版两个版本,大众版供患者使用, 除了常见的模块外,还有医患沟通和家庭健康模块,医患沟通可以为患者提供健康自述、医疗咨询、患友圈服务和满意度评价等功能。家庭健康模块可以绑定患者使用的智能化电子产品,如智能电子血压计,患者每次在家测量过的数据都会自动上传到医院信息中心,与该患者绑定的医生就可以远程查询该患者的血压变化曲线,当出现血压波动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通短信通知医生,以便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病况。医生版则供医务人员使用,主要功能包括医患沟通、下诊断、下达医嘱、家庭健康、患者医疗信息查询等。当然,为了满足不同患者需求,我院上述手机App功能在我院自主研发的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中都得以实现。


提供院前、院中、院后,全程全面医疗关爱是大势所趋


智慧医院应该从院前、院中、院后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医疗关爱,而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目前这方面应用系统刚刚起步,还处在起跑线上,更容易取得成功。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愈益严峻,失能、空巢、失独等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无论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都需要一个智能化和多元化的医疗关爱产品。如通过穿戴医疗设备对离院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监控,危机值预警,基于医疗大数据分析的预警及智能服药提醒系统等等。大数据分析可以给患者惊喜,如患者出院几个月甚至几年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醒患者可能会出现某种疾病状况,为患者离开医院或者来医院之前提供这种服务,给患者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对医生、对医院来说,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门诊量。如果医院没有患者了那是很可怕的。


院外医疗关爱系统必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建设好这个系统首先要考虑系统和数据安全性问题,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系统免疫力;其次要注重模式创新;第三要注重使用者主导。使用率是衡量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细节决定成败,成功贵在坚持;第四是先进成熟信息技术的运用;第五要注重标准,顶层设计,总体规范,小步快走,稳步推进。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医疗”这一全新的医疗模式将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医疗体验,必将被人们接受,患者“求医”时代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随时随地提供医疗关爱将成为智慧医院基本功能。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2月刊


- 完 -





1 月 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刊首语

【七月刊首语】自我发酵才见效

【八月刊首语】充分利用患者服务中心,博得“互联网+”先机

【九月刊首语】趋利,卡住了分级诊疗的美好
【十月刊首语】当,身为患者家属时
【十一月刊首语】远程医疗应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间的可及性
【年终刊刊首语】这两个词,定义了不安分的2015年




年终特刊内容点击阅读:
【e医疗原创】蜜蜂会:首先是一种心情,然后是一种生活方式

【e医疗原创】“会虫儿”张震江:医院信息化的五个趋势

【e医疗原创】复旦肿瘤王奕:看得懂市场的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e医疗原创】互操作平台、ESB和CDR,此平台与彼平台的辨析

【e医疗原创】叶荔珊:2015的那点事儿

【e医疗原创】朱晨:深挖洞 广积粮 缓称王

【e医疗原创】蒋昆:2015,分化与整合

【e医疗原创】徐浩:数据如水,2015百年老院的红红火火
【e医疗原创】糖翁黄昊:你的我的2016,会是怎样的?
【e医疗原创】衡反修:因需而动,这是IT人永恒的主题

【e医疗原创】汪鹏: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看未来数字医学这五件事






推荐 关注

e医疗2015年12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643;
2. 致电读者俱乐部,热线:(010)-65157887-666


【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文章图片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


【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