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极客|海信智能交通系统落地埃塞俄比亚,B2B业务开启出海之旅

钛极客|海信智能交通系统落地埃塞俄比亚,B2B业务开启出海之旅
文章图片

“1998年海信正式进入智能交通领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在这段时间当中,海信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对西门子、泰科等国外技术供应商的替代,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海信也实现了在信号机、大数据应用、AI算法等领域的技术领先 。”在钛媒体App对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总裁张四海采访的过程中,这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
今年12月,海信与山东高速联合体中标埃塞俄比亚智能公交项目,未来2年,海信将会参与到该项目的建设当中 。埃塞俄比亚智能公交项目同时也是海信建设的首个海外智能交通系统,除了海外积极参与项目竞标,海信也在与西门子商讨对其智能交通业务的收购 。
摆脱海外供应商为王的困境钛极客|海信智能交通系统落地埃塞俄比亚,B2B业务开启出海之旅
文章图片

据张四海介绍,在2000年左右,国外的供应商是国内智能交通系统的绝对主力,他表示:“当时,国内各个城市所用的信号机、管理系统几乎都是像西门子、泰科这样的国外企业提供的 。”
随着海信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不仅是在技术方面实现了快速追赶,在市场的竞争中也迅速取得了优势,截止2021年底,海信智能交通技术方案已经应用于147个城市 。在全国39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36个城市都在用海信的解决方案,占比达92% 。
“从现今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掌握的技术来看,已经站在了全球的前列,包括我们最初在探讨对西门子智能交通业务进行收购的时候,也希望可以借助此次收购,了解一下目前海信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 。”张四海介绍道 。
张四海表示:“在完成与西门子的接触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以目前海信的技术标准来看,它们的很多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产物,甚至在AI、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上,海信早已超越了西门子这样的传统厂商 。”
基于技术实力的支撑,海信智能交通系统在出海的“技术关”是完全达标的,以此次中标的埃塞俄比亚智能公交项目来说,该项目的设计是由印度团队在稍早前完成的,相较于国内已经应用的成熟方案而言,有很多地方还应用了较为入门级的技术 。
下一步继续深挖亚非拉市场钛极客|海信智能交通系统落地埃塞俄比亚,B2B业务开启出海之旅
文章图片

海信对西门子智能交通业务的收购,对于目前整体企业的发展而言,其意义也更加偏重于市场端,海信可以以此为契机,进入很多西门子掌握的市场,并建立合作关系 。谈到下一步海信重点的海外市场布局,张四海表示:“还是会围绕亚非拉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的海外路径,进入欧美市场由于会涉及到政治等因素,这对于现在的海信来说仍有不小的难度,”
钛媒体App还了解到,海信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海外团队人数有20多人,并且团队还处于持续扩充的状态,明年海信还会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并在重点区域搭建自己的展厅,来进一步深化对潜在市场的挖掘 。
从整个海信集团的发展来说,以智能交通业务为首的B2B业务也是近年来发力的重点领域之一,B2B产业占到了整体企业利润的40%,并且伴随着近两年海信消费电子业务的加速出海,海外市场也将是未来海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蓄水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