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报刘灿铭关于书法创作理念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刘书法创作理念)
关于书法创作的理念 ,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
创意在于选择 。
我们要考虑用什么基础来支撑自己的创作 , 也就是说要选择什么样的传统作为我们的技能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优秀的书法传统都融入到自己的笔下 , 所以必须做出选择 , 必须把自己放在当下 , 去匹配当代书法的发展 , 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为了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观看和学习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 , 国展是最好的参照系之一 。
比如很多人选择《九成宫李全之明》 , 才发现无路可走 。如果换个思路 , 以欧阳通楷书为对象和立足点 , 可能就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 , 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代的共同选择 , 还要在书法传统中寻找差异 。再比如 , 选择几件法律价值高 , 不像自己的基金会那样为大众所熟知的“一千唐智斋” , 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
很多人选择大众熟悉的传统家园 , 导致道路拥堵 , 竞争激烈 。但是如果选择敦煌经文作为自己的对象 , 可能就不一样了 。当然 , 同样是敦煌经文 , 内涵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经文写法”更贴切 。那么什么是“经文写法”呢?我同意楚莫先生的定义 。他认为“写经体”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仅限于魏晋南北朝;第二 , 必须是经文的内容或其注释;第三 , 必须是楷书(楷书) 。所以“写经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 官方书籍抄写佛经 , 或注释、经论等与佛经有关的内容的一种体式 。在第十二届国展的采访现场 , 我看到至少有三位作者采用了“写经典”的方式 , 可见其前途可观 。
敦煌《甘露元年》中的法句类推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现象:有的人几十年学不会书 , 有的人学了几年就能一鸣惊人 。某种程度上 , 选择比勤奋更重要 , 选择是有方向性的 。你在过去陷得越深 , 你就越快获得新生 。
创意在于综合性 。
选择是从微观角度出发 , 选择之后要做叠加 , 也就是做加法 , 要更全面 , 这要看宏观方面 。
首先 , 审美全面 , 不同风格叠加 , 不偏执 。刚开始接受不了的 , 可能随着学习的深入会越来越喜欢 。这就需要我们对书法的传统和现代理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才能让作品更有意义 。其次 , 要深入学习书法史和现代观念 , 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只有这样 , 我们的书法语言才能更加专业 。可以说 , 传统书法极具价值 , 值得深入研究 。我们知道的一些书法传统 , 可能暂时用不上 , 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深入研究 。
创意在于时代 。
如何体现我们的时代精神?这个话题看似难以捉摸 , 看不见 , 但我觉得还是有把握的 。
第一件事是梳理哪些新的书法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 。我们应该注意新的考古发现 , 如竹简、纸片、经文、甲骨文、砖刻等 。这些新发现的书法元素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创新的可能性 。
通过第十二届国展 , 可以看到各种取法风格的融合 。可以说“百花齐放”在这次国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也是中国书法协会倡导的“根植传统 , 文理兼备 , 多元包容 , 鼓励创新”十六字方针的充分体现 。这十六字方针是我们这个时代书法创作理念的核心内容 。
时代鼓励创新 。“新”从何而来?一种是“无中生有” , 当然也是“无中生有” 。新的文献资源在被发现之前是“什么都不是” , 但我们看到之后 , 它们就变成了“什么” , 一个新的“什么” 。二是“新排列组合” 。重新整合广泛的书法传统 , 比如牌局 , 牌数是固定的 , 洗牌可以洗出新的牌型 。传统的书法“新排列组合”虽然很难 , 但还是有很多可能性 , 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 。三是“形式上的新” , 即有设计思想的作品创作 , 虽然不鼓励 , 但仍可在适当范围内实践 。
创意在于和谐 。
要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 , 善于整合所学 。比如简单的“欧陆风” , 大众熟知 。如果能综合其他书籍、其他风格 , 就能写出不一样的“欧陆风格” , 让人看到“新” 。如果选择关注度高的东西 , 不加入新的、缺乏新鲜感的东西 , 是不行的 。
融通是一种新的安排和组合 , 为创新提供了路径 。适应意味着改变和融合 。我曾经在敦煌写本上看到一个小孩画的曹彰的书法 。很生动 , 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 看起来很新鲜 。他只接触过魏晋写经 , 没有接受过传统的系统训练 。如果他系统学习的话 , 把草书风格标准化就好了 。
刘作品
创意在于风格 。
风格是循序渐进的 , 是一个学习叠加的过程 。要讲究风格和审美 。不同的审美风格是不同创作理念的表达 。新的书法资源包含了许多新的元素 , 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
不同风格的“百花齐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 需要学习 , 积累 , 然后固化 , 突出 , 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风格是多变的、阶段性的 ,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理解会不一样 , 风格也会不一样 , 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
创意需要技术支持 。
再好的方向选择 , 如果缺乏深厚的笔墨功底 , 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技法层面有很多元素 , 都属于书法的本体范畴 。
“艺文兼备”主张作者以自己的诗歌为创作内容 。“艺术”是第一位的 。没有它 , “文学”的价值就无法凸显 。就书法艺术而言 , 唯一可以量化的就是技法 , 这是最容易看出来的 。当然 , 不思考是不可能努力的 , 尤其是横向比较 , 这很重要 。我们应该更频繁地观察和思考 , 比较我们这个时代其他书法家的成功之处 。更何况 , 我们经常写的东西 , 可能放一段时间再写 , 又会有新的发现 。所以要善于“巧学” , 不仅埋头工作 , 还要抬头看路 。
刘作品
思想需要书法理论的支撑 。
“理论指导实践”不是空 , 它是书法创作的关键 。除了创作实践 , 还要学习书法理论 , 包括一些有价值的当代学术论文 。要把理论变成实践 , 而不是背诵 , 要用书法理论指导创造性思维 , 临摹和练习 。要经常做一些理论思考 , 找到自己的风格定位和创作方向 , 把书本理论的精髓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 在临摹和创作中推广 , 依靠理论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
想法需要素养的支撑 。
书法需要人品和修养的支撑 , 学问和修养是修养的主要内涵 。一部优秀的作品要有好的品格 , 这就需要创作者去修炼自己的人生 , 完善自己的人格 。修身养性的方法有很多 , 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创作内容的选择 , 还是创作实践 , 都是自我思想的表达 。比如我的创作取向是在敦煌写经 , 创作经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炼 。通过阅读、抄写佛经 , 也可以修身养性 。
学习看似无形 , 实则存在 。书法作品内容的选择更倾向于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 通过书法作品可以滋养精神 , 传达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在书法学习中 , 要做好道德文章 , 用文字和笔来表达 , 这也是一种修养 。
总之 , 书法创作理念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上八个方面 , 可以概括为“五个谎言”和“三个需要” , 为创作服务 。要把理念和技术结合起来 , 同步推进 。创作思路是可以改变的 , 书法家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 甚至“另起炉灶” , 重新表现 。每个人都要立志写“新”的东西 , 坚持做下去 , 避免机械的创作 , 尤其要摒弃华而不实和随性 。
【中国书画报刘灿铭关于书法创作理念 中国书画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