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吗?马云作为互联网业界翘楚,却是互联网的门外汉


今天的马云如此成功,今天的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马云也一跃成为中国首富,互联网业界翘楚,但是有谁能够想到,马云其实是互联网的门外汉 。
马云自己本身并不懂电脑编程、网页设计,但是他对于互联网有热情和激情,并且他很有眼光,他知道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有很多人,的确是很有才华,也很有抱负,但是却没有做成大事,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决心和实践力 。而马云的身上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品质,让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够走得很远 。也许在大家看来一个不懂互联网的人怎么经营一家互联网公司呢?难道不担心下属欺骗他吗?刘邦原来也不过是一个小混混,他也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但是他懂得用人之道 。领导,不用有多么大的专业本事,而是要知人善用,善于挖掘员工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马云,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靠专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一样能够经营管理互联网巨头公司阿里巴巴 。
首先是信念 。马云的强项其实是英语,是偶然的美国之行才使得他和互联网有了亲密接触 。而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马云之所以会选择互联网,是因为他自己对于互联网的信念 。马云一直坚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互联网战役,是一次长征,我们要看到远处的胜利果实,要坚持,虽然做的人会越来越多,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人肯定不会太多,我们要拼耐力,要拼信念 。就像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汽车刚刚被发明出来,所以大家一窝蜂似的开汽车厂,但是经过市场的检验和竞争,最终只有像福特、通用这样的大公司坚挺了下来 。马云知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不会在短时间内收获巨大的胜利果实,这是一场持久战,这场战役,只有心中坚定、眼界高远,才能镇定自若地稳定发展 。马云的这种信念,在公司里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精神,一种企业文化,它潜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为公司工作 。独木不成林,一个马云就算是互联网天才也不可能建立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王国,互联网专业人才有很多,如何把这些人凝聚在一起,让他们为公司的发展共同使劲,才是马云应该做的事情 。
【你能想到吗?马云作为互联网业界翘楚,却是互联网的门外汉】一个网页设计人员,他可能想的就是如何把这个网页设计得美观又实用,吸引客户购买 。一个网络编程人员可能想的就是如何高速地把这个程序编完,早点回家休息 。而一个领导人,他想这些事是没有用的,他应该想的是公司的未来,是清晰的计划,然后让下面的员工去实现他的计划 。马云就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人 。马云有梦想,这个我们都能看的出来,不然他不会放弃安稳的大学老师工作,来鼓捣他一窍不通的互联网 。我们很多人都有梦想,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究竟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什么呢?很多的时候,梦想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罢了,存在于我们的嘴头上罢了 。马云不是这样,他有了梦想,便要实现,而实现的方法就是要有计划的一步步的靠实力来实现 。在阿里巴巴还非常弱小的时候,马云没有急功近利,没有贪吃,想一口吃个胖子,而是在慢慢积蓄力量,因为他非常明白,这是一场持久战,刚开始的时候落后一些没有关系,后来的路段才是要发力冲刺的重点 。
专业技术人员可能想的就是技术上的问题,而马云不必懂这些,因为他是公司的领导者,他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负责,要为这个企业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公司理念,二是发展策略 。说起阿里巴巴的公司理念,马云提出过自己做企业的“三大不变”,一是愿景目标不变,二是价值观不变,三是使命不变 。当然后来马云对于目标做出了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改变,但是发展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的大目标不曾改变 。再说发展策略,马云这个人非常会审时度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洪流下,他能够灵活应对,适时调整战略 。1999年的时候,马云的策略是开拓海外市场;2000年的时候,马云谈到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他认为当时最关键的是赢利;2001年的时候,马云又强调中国概念,提出新名词“B2C”——back to China。打仗讲究战略战术,一个将军,很少会出现在战场上,通常他都会在后方指挥,一张军事图,一张地形图,一部能够接通前线的电话,他便能够调度整个部队,运筹千里之外,调动百万精兵 。正如论行兵打仗,诸葛亮自然不是周瑜的对手,但是诸葛亮却能够帮助刘备攻克孙权、打败曹操,靠的就是用兵如神、神机妙算,而这些说的就是战略战术 。
马云做企业,靠的不是专业水平,马云曾说做任何企业,都要具备三个特质,这三个特质是有眼光、有胸怀、有实力,这也是马云和金庸老先生在谈论《笑傲江湖》时,共同探讨出来的一些观点 。即何为笑?何为傲?什么人能笑?什么人能傲?做企业,想笑,就要有眼光,有胸怀 。想傲,就要有实力 。要多看多想,多和高手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