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戚继光是怎么去世 抗倭名将戚继光最后怎么了

首先谈一下为何会产生倭患:
倭患并不是戚继光的年代才有的 。
倭患从元末明初以来就一直存在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年代,恰逢日本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代 。但日本除了南、北两个朝廷外,还有许多割据势力-- 守护大名 。他们互相争战、掠夺财富,此外还常常支持和勾结海盗商人骚扰掳掠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
【抗倭名将戚继光是怎么去世 抗倭名将戚继光最后怎么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了日本 。明朝给予足利幕府贸易凭证,即勘合,日本方面凭勘合向中国进贡,进行贸易 。明朝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消除倭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 。但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
成化三年,即日本应仁元年(1467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足利幕府衰弱,勘合贸易制度遭到破坏,一些守护大名为了争得与明朝贸易的权力,抢夺勘合,没有贸易勘合的大名便进行海盗活动,明嘉靖中叶以后,中日勘合贸易完全断绝,倭寇侵扰日益严重 。
明初,由于国力强盛,重视海防,因此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 。
其次谈一下戚继光身世:
关于戚继光籍贯问题,历来有山东蓬莱、河南濮阳和安徽定远三个不同的说法 。
戚继光之子戚祚国撰写的《戚少保年谱》中记载:元朝末年已经迁居定远昌义乡 。《定远县志》记载:万历十三年(1586年)深秋,戚继光还定远,城乡自动集合1000多人,捐资出工,十日时间,在南门外三里一口塘边,建成一座农村庭院供戚继光居住 。所以本人认为戚继光应该是安徽定远人 。
戚继光生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他的父亲是一名武将,司职登州(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的军职 。父亲去世后,戚继光承袭父职,当时年仅17岁 。
由于家庭关系,他从小随父习武 。练就了非常扎实的武功 。刀、枪、棍、叉、钯、剑、戟、弓、矢、盾无所不精,特别是在拳法上,更是吸取了各家精华 。他刻苦好学 ,到25岁已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整个山东沿海的防卫 。
威名远扬的抗倭事业:
戚继光的抗倭事业主要是在浙江和福建一带 。
浙江抗倭:
戚继光时代浙江一带倭患日炽,以至于让朝廷到了十易浙江巡抚的程度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就任首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屯驻海门卫,此时正值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侵扰最为惨烈的时期,而明朝军队素质败坏,御寇无策 。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寇大股部队侵犯浙江台州一带,戚继光立刻召集队伍进军台州 。台州一战斩首倭寇308人,生擒倭首2名 。台州大捷使倭寇的气焰被打消了许多 。戚家军也由3000人发展到6000人 。之后戚继光率部队在桃渚、圻头等地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时“戚家军”的威名响彻整个浙江,倭寇听闻“戚家军”这三个字都害怕不已 。
福建抗倭: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倭寇因浙江有戚继光驻防,于是转而在福建沿海骚扰,攻占了宁德城 。嘉靖帝急把戚继光从浙江调到福建 。在戚继光在福建先后攻下横屿,斩首2600 。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 。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 。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