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中立春时节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那么立春时节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立春时节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的由来

立春的气候差异

立春时节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 。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
<<<返回目录

立春的由来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 。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 。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
<<<返回目录

【24节气中立春时节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立春的气候差异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