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拉祜族的来历( 三 )


火把节火把节也别具民族情趣,届时以松木为燎,火把齐燃,蔚为壮观,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热烈异常 。
尝新节尝新节是拉祜族人生庆祝收获的节日,尝新节期间,全寨杀猪煮酒,男女老幼休息两天 。节前将谷米收割一部分回家,先祭祀祖先,然后再正式开镰收割 。
好客习俗拉祜族是个十分热情好客的民族 。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道来饮酒会餐,吃团结饭 。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 。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肴 。欢宴毕,主人还要用芭蕉叶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带回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 。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包谷饭时,先用难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 。食时可用筷子,或用刀切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细糯香甜可口 。拉祜族的日常菜有最喜欢的是将菜、肉及应加的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 。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苍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 。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 。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支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卜的肉,人均一份 。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 。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 。在民间,男女均喈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 。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
葫芦节葫芦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拉祜语称“阿朋阿龙尼” 。每年农历10月15日至17日3天为拉祜族的“阿朋阿龙尼” 。每到此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昆明等地拉祜族同胞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节日期间,要举行传统体育项目陀螺、射弩、秋千等比赛 。摆舞、芦笙舞、三踩脚等传统舞蹈及所有包括“阿朋阿龙尼”在内的拉祜族大型节日的保留节目 。
拉祜族的饮食
【拉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拉祜族的来历】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省南部 。“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 。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