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简短

一进腊月,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马上要过年的感觉,腊八节 , 便是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你都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 , 俗称“腊八”  ,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 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 , 接也” , 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 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 , 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 , “腊”从“肉”旁 , 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 , 逐疫迎春” , 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 , 亦名“成道会” , 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
自先上古起 , 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的祭祀仪式 , 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祀记·郊特牲》记载 , 腊祭是“岁十二月 ,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 , 商代为“清祀” , 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 , 故称该月为腊月 ,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 后来佛教传入 , 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 , 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 , 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可见 , 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 。后由于佛教介入 , 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 , 自此相沿成俗 。
腊八节的节日风俗
1、祭祀
从先秦开始 , 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 , 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 。而且 , 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 , 是佛教徒的节日 。所以 , 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 , 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
2、喝腊八粥
腊八粥 , 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 , 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 , 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 , 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 , 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到了宋代 , 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 , 并延续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