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个温馨之“家” 贵州社区

贵州社区(社区有温暖的“家”)
每天早上10点 , 8岁的陈和他的朋友们会如约来到“教室”,在这个温暖的小“家”里开始新的学习 。
这里有老师帮我们做作业 , 玩游戏 , 有时候还会收礼物(书包 , 玩具) 。
摸着龙场街道委和贵州省妇联新捐赠的书籍 , 小家伙很开心 。
“小龙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陈所说的“这里” , 指的是修文县助民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站,该工作站位于龙场街道龙潭社区 。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维护良好的社会风尚 。参与社区公益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等 。工作站成立了老年人活动组、“小龙人”志愿者队、社区义务宣传队 。
发动群众练太极拳 。
70岁的郭红云老人是久昌街道的扶贫搬迁户 。他热爱生活,每天早上跑步一个半小时 。最让郭红云骄傲的是他的“新”身份——太极传老师 。
作为修文县唯一的扶贫安置点 , 龙潭社区住着很多老人,如何让他们在晚年感到幸福,一直困扰着社区工作者 。2020年12月,冯春助手工作站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
“我们每天组织老年人开展保健活动,如手指操、太极拳等 。同时,我们教他们制作橙色的小灯笼、绢花和其他手工艺品……”据工作人员高介绍,工作站购买了太极拳教学光盘 , 教完老人后,郭红云担任老师教其他老年朋友 。
陈(左二)和同伴在“教室”里做作业. jpg
如今,郭红云有十多个徒弟,66岁的李志向是其中之一 。
“我们每天打一个小时的太极拳 。通过锻炼,我们的手脚更灵活了,也交了很多新朋友 。”
工作人员高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
据了解 , 除了这两名固定工作人员外 , 每年寒暑假,许多志愿者都会加入工作站的志愿服务活动,唐华清河的姐姐唐静就是其中之一 。
“我们家是2018年搬到龙潭社区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现在我和姐姐都上大学了,我们想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提到去工作站做志愿者的初衷,三峡大学学生唐华清说 。
快乐“六一”活动现场 。
此外 , 包括贵州民族大学的刘一麟在内的四名志愿者正在通过访问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在辅导青少年和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
“养儿防老,不断提升社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工作的不懈动力 。相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龙潭社区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
【社区有个温馨之“家” 贵州社区】据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开贤介绍,社区内的配套设施有便民服务中心、职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托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幸福书院、乡愁堂、警务室、医务室等配套设施,足以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