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别超过15%
孩子之于蛋白质,就像盖大楼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一样,如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乏力、食欲不振以及抵抗力差、智力低下等问题 。

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文章插图
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推荐摄入量对于6~18岁儿童的量是每天40~75克左右,要占总能量摄入的15%左右 。
虽然蛋白质似乎对健康没有太大损害,但是国外有研究提出,儿童早期的蛋白质摄入与儿童的生长加速或者高BMI有关 。专家进一步解释,肉吃多了容易胖多数人可以理解,尤其是早期的高蛋白摄入,比如,两岁前孩子的高蛋白摄入(供能比大于15%),与肥胖风险相关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比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与青春发育期的提前、生长的加速是有关系的 。
老年人:年龄越大蛋白质越吃不够
年龄一大,身体的骨骼肌丢失增加,而且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合成效率比年轻人要低,尤其是当你在蛋白质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有更高的合成抵抗 。因此,老年人的蛋白质需要量比年轻人要高 。
健康老年人平均摄入量男性是64克,女性是57克,超过40%的老年人蛋白质未达到线性推荐量的标准,年龄越大,不达标的人越多 。而且三餐蛋白质的分配不合理,早上和中午少,晚上多,建议早餐蛋白质的量要上去,早餐适当增加奶制品、豆制品、坚果或加一些蛋白粉(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说,一天让他吃四两鱼肉禽蛋和牛奶比较困难,如果蛋白质不够,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补充剂),也是很有效的 。
老年人还要吃一些“硬菜”,也就是荤菜 。吃一些瘦肉、鱼肉还是必要的,但是硬菜要吃得细软,不仅容易咀嚼,而且更有利于吸收,血浆当中的氨基酸都要高得多 。所以选对烹调方式也很关键 。
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文章插图
老年病人:预后跟蛋白质摄入相关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吃完饭后蛋白质变成氨基酸供给肌体各组织 。而在疾病状态下,病人进食量少,蛋白质不足以供给全身各器官来用,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就会把骨骼和骨骼肌肉里的蛋白质转换成其它脏器能够用的,这样就产生了肌肉的丢失 。
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ArdyVan教授介绍,10%的肌肉丢失会影响病人的免疫,容易感染,如果到了40%的肌肉丢失,就有死亡危险 。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重症病人的预后跟蛋白质摄入密切相关,摄入不足,会影响到他的预后和生存期 。
哪些食物里的蛋白质含量高
肉类(包括猪,鸡鸭,牛肉等)
【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三类人群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文章插图
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0%至20%之间,俗称的瘦肉是脂肪含量较少的肉,而肥肉是脂肪含量较多的肉,瘦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肥肉多 。肉中的脂肪含量,与动物的种类、年龄、身体的部位、育肥状况均有关系 。构成蛋白质的胺基酸,共有20多种,其中有8种(必需胺基酸)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靠摄取含有这8种胺基酸的食物来获得;而肉类食物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种类的胺基酸 。当肉类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化时,分解出来的胺基酸即可被吸收 。
鱼类
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人们喜爱的食物 。尤其适宜老人、幼儿和病人食用 。鱼类脂肪含量低,含量在1~10%,并且蛋白质的含量在15~20%,属优质蛋白质,鱼肉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水分含量多,肉质鲜嫩,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达87——98%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