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视角下 囚徒的困境

囚徒困境(从囚徒困境的角度)
经过几天的艰难谈判,欧佩克+仍未能就增加产量达成协议 。欧佩克+代表周一表示,下次会议的时间尚未确定 。这意味着欧佩克+ 7月份将继续维持目前的产量水平,不会增产 。在此影响下,8月国际原油价格创下阶段性新高 。
石油输出国组织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主要产油国的联合组织 , 目的是共同控制石油供应 , 调节国际原油价格,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 。然后进一步扩大组织范围 , 组建欧佩克+ 。
本质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一个国际石油垄断组织 。在生活中,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对商品的垄断经营者深恶痛绝,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在分配商品供应中的优势地位获取超额利润,而消费者却要为这些利润买单 。
但是,任何垄断组织都有一个天然的不稳定因素,那就是内部的利益分配 。
在经典博弈论中,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描述为“囚徒困境” 。
两人因盗窃被抓,警方怀疑是抢劫 , 但没有确凿证据也可以定抢劫罪,除非一方或双方供认不讳 。即使两人都不承认,他们也可能被判偷窃商品的轻罪 。嫌疑人被隔离审查,不允许互相交换信息,并说明政策如下:如果两人都供认不讳,每个人将因抢劫和盗窃被判处2年监禁;如果两人都拒绝作证,两人都会因盗窃罪被判6个月监禁;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拒绝作证,则认定坦白者有立功表现,将免除处罚 。拒绝作证者,将以抢劫罪、盗窃罪、严重抗拒罪,重判五年 。
那么这两个囚犯将面临以下选择和相应的结果:
从图中可以发现,如果两个犯人都拒绝作证,各判0.5年;如果大家都坦白,大家都判2年 。相比之下,两个犯人都不肯坦白是个好结果,但这个好结果其实并不容易发生 。因为每个犯人都会发现 , 如果对方拒绝坦白 , 他会被立即释放 , 而他的拒绝会被判0.5年,所以坦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对方表白,他的表白会判2年,而他的拒绝会判5年,所以表白是更好的选择 。
不管对方是拒绝表白还是表白,自己表白总是好的 。这就是囚徒困境 。因为每个囚犯都发现招供是自己更好的选择 , 博弈论的稳定结果是两个囚犯都会选择招供 。我们称这个结果为博弈的纳什均衡 。
囚徒困境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理性冲突和集体理性冲突的典型情况 。因为在囚徒困境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定 ,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集体受难 。
不难发现,当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时 , 社会和群体不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现实中类似这种情况的例子还有很多 。最典型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由此发展出来的是当前教育的极端内卷化 , 家长和学生都被困在其中,痛苦而无助 。
回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话题,所有成员国都知道 , 如果我们团结起来,控制全球原油生产 , 我们都可以用更少的工作和更多的钱过上幸福的生活 。
但是每个时期 , 各有各的小打算 。油价低的时候,都希望其他成员国减产,提高油价 。油价上涨,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多增长,多盈利 。
这就要求整个群体要有一个领头的大哥 , 在利益分配的时候要树立威信 , 做出表率 。从这点来看 , 老大沙特其实做得还不错 。去年4月油价出现利空后,沙特率先组织大减产 。在减产份额的分配上 , 它自认是大头,以身作则 , 成功分配了份额 。
本来计划是通过减产把油价提高到一定程度,然后适当增产,目的是增加整体利益 。
现在国际油价已经稳稳的站到了70美元一桶,已经大大超过了疫情前的价格,生产利润显然是非常客观的 。
这个时候,按理说增产的份额也应该由组织统一分配 , 但是阿联酋这个小弟跳出来说,我们家最近比较困难,我想多分配一些增产的份额 。
但当然,其他成员国不愿意 。在疫情的影响下,谁家不陷入困境?在这场争吵中 , 7月份的欧佩克+会议只能继续之前的月度生产计划,而不能达成任何协议 。所有的争论将留到下个月的会议上讨论 。
因此,可以预计,至少在整个7月份 , 油价将继续强劲上涨,而需求保持增长但产量不变 。到下一次月度会议时,配额问题仍将是争论的话题 。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 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最终会
【囚徒困境视角下 囚徒的困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