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猝死者增多 表面健康者也要注意


    提到猝死,很多市民会觉得恐慌,但只要认真重视,积极预防,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 。
    如定期体检心脏,青、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控制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不可过快过长,定期体检及早检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减少猝死风险 。
    连续几天,不仅感冒发烧的病人增加,加上南京雾霾天气,咳喘的患者也逐渐增加,比平时急诊增加了三倍多 。
    更令人叹惜的是,由于温差变化增大,每天南京市中医院急诊都能接诊1-2名院前猝死的病人,120送来时已无生命体征,这让陪同来的家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自己的亲人身体非常好,怎么会突然间说没就没了?
    案例:60岁老汉早晨出门转悠 下午猝死
    刚满60岁的张先生,一大早还出门转悠,好多熟人见面打招呼,和平常一样,可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张先生突然倒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
    被120送到南京市中医院急诊途中已经停止呼吸,后经45分钟左右的抢救,呼吸微弱,且大动脉脉动消失,双目瞳孔散大,经询问有高血压史,且下午感觉自己有怕冷等不适 。
    但谁知道,一下子人就没了,张先生的爱人特别受不了 。这平时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
    无独有偶,杨先生52岁,一直坚持锻炼身体,身体也棒棒的,平时正常上班,周末还会和朋友们骑个车锻炼什么的,但昨天吃过晚饭以后突然出现意识模糊,没有呼吸,120送到医院以后,也没能挽救生命,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家里人很痛苦很难释怀 。
    专家:看似健康其实过劳 温差大增加猝死可能
    随后,采访人员从南京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脑出血的病人非常多,国庆长假以后一直维持着高峰 。
    医院脑病科副主任介绍说,近来收治的脑出血病人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有不少看起来外表非常健康,但发病往往比较急危重 。而且这类人群往往自认为身体比较健康,不会重视平时的健康保健,一旦过劳负荷重,加上天气变化,造成心脑功能紊乱,增加了猝死的可能性 。
    脑外科医师介绍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昼夜温差也进一步加大 。白天中午还感觉暖和,但早晚温差可能有10来度,有高血压既往史的病人没有监控好血压,一旦出现血压骤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就可能出现难以预期的后果 。
    值得关注的是,脑出血发作的猝死一般都是表面上看起来健康的人群,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 。
    又恰逢接近年底,熬夜、加班劳累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使心血管疾病悄悄出现在不少青壮年身上 。    数据:南京医院每天接诊1-2名院前猝死患者
    昨天,采访人员从南京市中医院获悉,自这几天降温以来,该院每天都能接诊到1-2名院前猝死患者 。
    急救中心办公主任告诉采访人员,今年9月,南京市120急救中心出车急救心脏类病人共330趟,今年10月1日到10月29日,出车急救的趟数就飙升至385趟 。
【气温骤降猝死者增多 表面健康者也要注意】    而相比去年,2012年9月,南京120急救中心出车急救360趟,而到了12月,南京市120急救中心出车急救心脏类病人达到了389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