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见36种情结 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心理学中36种常见情结)
约拿情节是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它的术语来源于《圣经》,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性可及领域提出 。这本书是马斯洛探索人性与社会关系的著作 。
“约拿书”是基督教中鸽子的概念,鸽子的工作是传播信息 , 也就是我们理解的传教士和使者 。但在圣经中 , 约拿书是公元前790-749年左右的先知 。他和其他同时代的先知都是上帝派来向外国人宣讲悔改的 。
约拿书是一位虔诚的犹太先知,他的内心一直渴望得到上帝的重用 。有一天,上帝终于给他一个重要的使命 , 但约拿开始隐藏 。经过反复的犹豫,约拿书终于悔改,完成了使命 。使命完成后,约拿书仍然躲着人们纪念他,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上帝 。
约拿情结:“人们害怕成功,也害怕失败 。”
心理动力学理论中引用了约拿情结,这是一种在机会面前隐藏自己 , 避免开发自己潜能的情绪状态 。你会不会像约拿书一样 , 在即将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却想逃跑?
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说,约拿情结是一种阻碍自我实现和自我潜能的心理障碍 。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有约拿情结?人的心理是复杂而奇怪的,约拿情结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研究起源说起;
“自我实现研究的开始,我对自我实现的调查并不是作为一项研究工作而设计或开始的 。”-马斯洛
马斯洛调查的初衷是试图了解他的两位敬爱的老师 。他不满足于对他们的简单崇拜 , 而是试图理解他们为什么如此优秀,如此与众不同 。这两位老师是露丝·本迪克特和韦特海默 。
马斯洛对这两位老师做了杂七杂八的笔记,并开始思考,记录在日记里 。马斯洛通过笔记发现了一件奇妙的事情 。他在总结两位老师的特点时 , 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这时,马斯洛意识到,他研究的是某一类型,而不仅仅是两个个体 。于是马斯洛就照着这个例子去观察别人,发现在别人身上真的能再找到 。
马斯洛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 包括存在价值、先验需要和先验病理、导致自我实现的行为、成圣,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验证 。
马斯洛的研究人群是广泛的,从年轻人到老年人 。
马斯洛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人在接近自我实现的时候,在即将实现自己的热切追求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的时候,会打开自我防御心理,拒绝成长,承担更大的责任来突破自己 。当这种心理因素出现时,这些人心里总会做出一个选择:“你是要前进还是后退?”是离开还是充分证明自己?"
在前进的道路上,这种心理因素往往是你前进的绊脚石 。
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每个人的心理因素都会有所不同 。心理因素对你的影响与你接受的教育和你成长的家庭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教育中 , 我们有一句话叫“一枪爆头” 。
在学校里,老师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也会因为犯错而受到惩罚 。于是,很多人都在童年埋下了约拿情结的种子 。当他们面对自己闪耀的梦想时,当他们接近目标时 , 他们会开始隐藏,即使那是他们渴望已久的东西 。
成长家庭,随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日益普及 , 这两年经常可以看到“出身家庭”这个词 。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很多心理现象,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就被成长中的家庭种在了心里 。如果是一个有着严格传统的家庭,相比于教育自由的家庭 , 前者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更容易产生约拿情结 , 在追逐目标的路上造成困扰 。
人不是空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人都有一个自我,而自我实现就是让这个自我显露出来 ,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年 , 并没有向内倾听自己的声音,而是倾听父母、权威专家和传统的声音,却从未真正静下心来搞清楚自己是谁 , 喜欢什么样的人,不喜欢什么样的人 。
1.克服约拿情结作为走向自我实现的简单第一步,卸下防御心理:对自己敞开心扉,就是要认清自己的防御心理 。当你接近你想要的目标时,你有逃避的想法 。这是你的防御机制心理生效的时候 。你试图躲在你心中建造的安全堡垒里 。当你的防御心理被认定后,你就要鼓起勇气抛弃它 。这样做是痛苦的,因为防御心理是你为自己构筑的安全堡垒 。但是 , 放弃自己的防御心理是值得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向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