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爵位有几种

分为几个时期,最后定为十四等,分别是:
黄台吉时期,崇德元年(1636年)宗室封爵定为九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对应武职正三品 。
顺治六年(1649年),增为十二等 。
乾隆十三年(1748年)定为十四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
袭爵方式:
分为世袭和降袭 。
降袭爵位的方式又分恩封和考封两种 。
降袭爵位的恩封意思是: 亲王去世后,其中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的爵位,但是要降一等,降袭为郡王继承 。其他的兄弟,只能封不入八分的爵位 。
降袭爵位的考封意思是: 爵位只由其一个儿子继承,其他儿子通过考试,来获得不入八分的爵位 。
世袭就是传说中的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
清早期有八个亲王世袭罔替:睿亲王、礼亲王、郑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这六大亲王及克勤、顺承两郡王,其爵位可世袭罔替,号称“铁帽子王” 。
清朝中后期又增加4位铁帽子王,他们分别是: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
所以一共12个铁帽子王,永不降级 。除了铁帽子王以外,其他宗室子孙袭爵,有的可以保持爵位,有的是降一等,降一等的也要十二世才降到最低 。

清朝的爵位有几种

文章插图
但是,整个清朝满打满算也就才十二个皇帝,只算入关的,才十个,也就是说一直到清末,一直降级的也不一定能降到最低等 。可现在众多的宣传中,为大家所知道的就是一直降爵,好像满清宗室都降到不拿钱似的,这其实是错的 。
另外还有,大家以为清朝只有铁帽子王才可以世袭罔替,这也是错的 。
世袭罔替的王爵,除12个铁帽子王外,还有一些立过军功的入八分公后来也是世袭罔替,如褚英后人的奉恩镇国公,就是世袭罔替的 。
【清朝的爵位有几种】根据世降一等的袭爵方式和嫡庶有别的原则,必然会导致有些宗室无法取得爵位,这些人被称作“闲散宗室” 。
闲散宗室本无品级顶戴 。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认为闲散宗室“谱列银潢,名登《玉牒》”,却“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有辱皇室风采,于是钦赐闲散宗室着四品顶戴、武职补服 。
在清朝,即便是什么事都不干的闲散宗室待遇也不低,每月给养赡银3两,年俸36两,每岁给米45斛 。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
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
范文澜《中国通史》引用清朝档案,乾隆、嘉庆时期,农业短工每天挣10文钱左右,最低每月130文钱 。
《中国通史》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河南唐河县的吕魁元给当地郑天禄家做长工,工钱为一年2500文 。
也就是说普通的农民,干一年也就差不多挣2两银子 。
一个普通四口之家的自耕农,必须把每天的开支控制在55文钱以下,一年的收益刚刚能维持正常生活 。如果想做身衣服,就必须从吃上节省 。
普通农民只是勉强维持过活,对于灾荒毫无抵御能力 。什么地方稍有旱涝,便是大批农民破产沦为难民,卖儿卖女,饿殍载道 。
除了给钱和分封土地给宗室外,每年还给宗室数百万两银子的补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