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为什么半路出家?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李叔同为什么中途出家?)
在读《过平静的生活:李叔同传+人生哲学》这本书之前,李叔同早就知道他的名字,我印象中他是个名人,是个和尚,仅此而已 。关于他的人生经历,我有过如下的想象:他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但他很聪明,与众不同 。很小的时候,或者因为家里穷,父母把他扔在一个寺庙里;或者是机缘巧合,被一个旅行的和尚遇到 , 带入佛教 。经过苦修,他最终成为大师,名扬天下 。看完书,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可能是我通过我的经历又放了一个不知名姓的和尚,我戴上了帽子 。
我看的这本书是一本很通俗很简单的小册子,对李叔同的生平和思想做了大概的介绍 , 但也告诉了大家,尤其是我关心的问题,比如李叔同为什么半路出家,进了空门?(李叔同自己说“无所事事”)但没有详细的解释 。读这本书的时候 , 最让我惊讶和感兴趣的是他出家前的三周禁食计划 。第一周我们减少食物,直到不吃东西,第二周只喝水不吃东西,第三周恢复少量食物,直到吃得很清淡,午饭后不吃东西 。这和我现在节食减肥的情况很像 。这要靠理念,靠自律,靠坚持 。从控制饮食,到调节欲望 , 到修炼身体,到修炼心性,直到你走上开悟之路 。我经历过这种苦行僧式的心路历程 , 现在还在坚持 。那么 , 他的选择和归宿会成为我这样一个人的前景吗?想到这,我不禁大吃一惊 。这也成了我想写点感想,安慰自己看完之后的一个线索 。结合书中提供的事实 , 我试图调查并解决这个问题 。
第一种可能:母亲的去世让他感到痛苦,当他坚持不住的时候,他就想逃避 。在书中,他告诉弟子丰子恺,母亲去世后,他这辈子“不断悲伤难过”,直到出家 。
第二种可能:父亲的影子,在他身上复活 。他的父亲李,晚年整天打坐念佛 。他死后,僧侣带路,他的灵魂进入了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他真正走上了死亡之路 。这些场景,不知何故 , 让李叔同终生难忘 。他陪母亲去地藏寺念经,还轻声念 , 把母亲吓坏了 。她着了魔 , 对他大吼大叫,禁止他再念经,怕他步她丈夫的后尘 。
【李叔同为什么半路出家?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第三种可能:贾宝玉的品行和如梦似幻的人生 。到了上海,你就住在城南的草堂里,就像宝玉进了大观园 。他爱着宝玉的扮演者,金香园的妓女云儿 , 爱着金门昆仙园的杨和天云阁的妓女李萍香 。贾宝玉对婚姻的冷漠使得宝钗整天独自呆在空房间和以泪洗面 , 而李叔同对他的妻子石喻和他的两个儿子几乎是无情的 , 很少关心 。所以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 都是悬崖勒马 , 皈依佛门 。
第四种可能:和释迦牟尼一样的处境和归宿 。佛祖出家前 , 有显赫的身世,他是太子 。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菩提树下,于是顿悟成佛了 。李叔同也出身于贵族家庭,有着非凡的人生经历 。华丽转身后,他二话不说去了虎跑寺出家 。
第五种可能:李叔同是聪明的,他前世是个和尚 。佛教徒认为,苏慧是一种基因或文化记忆,是前世培养和储存的 。将来会被附身,适时展示,做一次世界之旅 。因此 , 进入空大门是李叔同的宿命,也是命运的安排 。
第六种可能:角色扮演,生活体验 。从李叔同名门望族的三少爷,到在沙滩上游荡的英姿飒爽的儿子,到赴日洋式留学的留学生,再到浙江教书育人的谦谦君子,包括他的名字 , 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那么,他的下一个角色是什么?年轻时,他在话剧舞台上扮演茶花女 。以他的气质和性格,最好的选择是出家,清心寡欲,骨瘦如柴,像个仙女 。这种人生经历,也许只有郁达夫能和他有共同的心声 。郁达夫在福建时,曾专门拜访过弘毅大师 。这就是命运 。
第七种可能:凡是无法解释的都交给宗教 。人类的认识论非常奇妙 。通过学习 , 人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不知道的也要相应减少 。这也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趋势和路径 。同时,还有理解的边际效应 。理解就是画一个圆 。知道的越多(圈里面的部分扩大),不知道的越多(圈外面的部分更大) 。正所谓知之者多,惑之者多 。就是当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研究到最后,会更加相信上帝的存在,把未知的领域交给宗教 , 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 。李叔同在音乐、绘画和其他领域都是天才,但艺术的尽头在哪里?这是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 。只有回头,才能获得新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