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诗词赏析 不是花中偏爱菊的全诗

不是全诗花喜菊(菊花诗赏析)
自东晋大诗人陶谦写下“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后,陶渊明成为了爱菊之人的典范,菊花也逐渐成为了超凡隐士的象征 。
历代爱菊的文人墨客很多,咏菊的优秀诗篇比比皆是,从各自的角度赞美菊花 。
陶渊明爱菊,赋予了菊花隐逸的气质,后两位诗人则赋予了菊花坚守内心的坚强品格 。
唐·元稹的菊花
秋天的时候,房子周围的灌木丛像是陶制的房子,周围的树篱也渐渐倾斜 。
不是说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这花没有花 。
诗人看着篱笆周围的菊花 , 不知不觉 ,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他家的菊花和陶渊明家的一样多 。诗人醉心于赏菊 , 流连忘返 , 不知不觉到了“越来越斜”的黄昏 。五彩缤纷的菊花和芳香的花朵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
短短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勾勒出诗人秋夜漫步菊花、赏花吟诗、不思归的画面 。
为什么诗人偏爱菊花?
诗歌往往和诗人自身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这首诗写于807年 。在前一年,它是元稹高中的状元 。这是繁荣和锋利的边缘 。但好景不长,他因为触怒权贵而被降职 。我妈再死的时候,丁在家 。
元稹家周围种满了菊花 。秋天来了,就像陶渊明的树篱 。围着篱笆看菊花,不知刹那,抬头已是黄昏 。这个时候的元稹,估计也有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态 。
诗人说:“并不是花中偏爱菊花,这花里也没有花 。”不是他偏心,而是菊花的性格让他佩服 。
大部分的花只在春天或夏天开放,到了深秋,所有的花都枯萎了,只有菊花在万物凋零的季节开放 。很明显,菊花不同于百花 , 坚持自己的性格,凌风傲霜 。
【菊花诗词赏析 不是花中偏爱菊的全诗】在一个庄严的深秋,菊花给庄严的大地增添了一抹欢乐的色彩,给大地增添了充沛的生机,表示菊花与众不同,赞美其历经风霜后的忠贞和高尚的品行 。
这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是对自己高尚情操的坚持 。忍受风霜,忍受孤独 。
这首诗取了陶诗的意境,但又充满哲理,不像陶公的万能意象 。同样,诗人用简单优雅的语言吟诵,在描述了具体画面后 , 又用笼统的语气解释了喜爱菊花的原因 。什么都没说,就留下想象空给人咀嚼 。最后一句“此花无花更开”,点出了菊花的性格,提升了全诗的格局,让人遐想和惆怅 。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也表现了菊花的傲慢 。
花不开,但独立的树篱很好玩 。
与其被北风吹死,不如香死在枝头 。
“花不开百花,独立绿篱不穷 。”菊花不会和所有的花同时开,她不入俗不阿谀奉承 , 就是一个高贵的文人 。
“枝头香死不如北风吹倒”,进一步刻画了菊花宁死不被北风吹倒的画面 。即使它腐烂了,也永远不会被吹离地面,不会被践踏,也不会和污泥混在一起 。
枯萎的菊花 , 虽然没有了芬芳的香气和娇嫩的色泽,却依然坚持着自己,傲然挺立 。
郑思肖的画菊诗不同于一般的咏菊诗,不俗、不艳、不媚、不屈 。他以物表志,赋予这首菊花诗特定的内涵 。
要理解这首菊花诗,或者说要理解南宋诗人的菊花诗 , 就要知道那个时代的背景 。
郑思肖,在南宋末年,放弃了商业学校 。元兵南下后,忧国忧民 , 提出御敌之策 。但当时南宋朝廷已是穷途末路,统治者沉醉其中,无心抵抗,更谈不上收复失地 。郑思肖伤心欲绝 , 独自一人住在苏州,一直没有结婚 。
南宋灭亡后,他改字记翁,取名索南,以示不忘故国 。他还将自己的卧室命名为“本洞世界” , 并在其中隐喻性地使用了“大宋”一词 。这是把“本”字拆分,把“十”字放在山洞里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宋”字 。没有十的“本”,就是“大” 。
他擅长画墨兰 。宋死后画兰花 , 后画土 。人家问为什么,他回答说:“你还不知道土地被人抢走了?”
诗中的“北风”指向北方的蒙古汗国 。这首诗是郑思肖的《菊花颂》,表达了他坚守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决心 。他倾注了自己的血、泪和生命,是他对故国的执着和忠诚的誓言 。
诗人对南宋菊花枯枝的吟诵 , 成了一个不解的情结,这一切都与南宋小朝廷的偏安偏弱有关 。陆游在《枯菊》中写过“空枝为残蕊所托”,朱在《黄花》中写过“与其与黄叶共舞,不如捧香枝老去”的诗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