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冬至有什么风俗,冬至的由来?民间有哪些习俗?

冬至的由来?民间有哪些习俗?冬至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 。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 。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 。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12月21日至12月22日交节,太阳位于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 。《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冬至前后,加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由此可知从汉代起冬至是国定假日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汤圆的习俗,传说在汉朝的医圣张仲景体念家乡乡民在寒冬中工作的辛苦,在冬至那天利用羊肉等祛寒的药材包在面皮中,作成耳朵的样子,给乡民们治病补身,这个药方的名字叫作“祛寒娇耳汤”,娇耳就是饺儿 。中国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俗 。中国江浙在冬至吃汤圆外,还要吃桂花酒酿,并祭祖,苏州还有桂花冬酿酒,只在此时节上市 。大汤圆有馅的“粉团”是用于晚上祭祖,而无馅较小的粉圆”用于早上拜神 。祭祖之后还有将汤圆粘在门窗上,称为“冬节圆”,等干燥以后再给孩子们吃,有保佑健康成长之用 。冬至扫墓叫“过冬纸” 。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

苏州冬至有什么风俗,冬至的由来?民间有哪些习俗?

文章插图
冬至 江苏有没有什么习俗冬至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节令,全国各地都有过冬至节的习俗,但苏州人过冬至比其他地方更加重视,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今年,姑苏区观前街道联合区委宣传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文化商旅发展局,举办了“盛世观前·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节,挖掘、展示、传承传统冬至民俗,提升传统节庆的生机和活力 。
到了冬至一般我们中国的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 。当然很多地方的冬至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冬至吃什么,要看地方来的 。

北方冬至要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