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的乐理知识

音乐中的前奏曲是指歌剧、舞剧开场前演奏的短曲,也称【开场曲】,由管弦乐队演奏 。其任务是全面描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景,并在剧中代表主角奏出旋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序曲的相关乐理知识 。欢迎阅读!
(一)
1.前奏曲是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前奏 。最早的时候,只是为了等待观众入场而播放的一小段音乐片段 。
2.从18世纪中后期德国音乐家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开始 , 序曲中引入了情节因素,逐渐与歌剧的戏剧性融合,从而更有效地引导观众进入歌剧发展的过程 。
3.19世纪以后 , 序曲越来越向音乐会序曲发展 , 演变为单乐章的交响诗 。
(二)
17世纪早期歌剧的前奏曲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的简短的开场音乐 。a .斯卡拉蒂《序曲》的造型是由三段[快板-柔板-快板]组成,除了开头的快板经常模仿复调外 , 其他两段都采用了主旋律体系 。这种形式的序曲被称为意大利序曲,也称为交响乐,如G.B .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序曲》和C.W .格鲁克的《巴黎与海伦》 。
源于j .-B·卢瑞的法国序曲,由强、严、缓的引子(通常带有点状节奏)和有格局的快板组成 , 最后以长而缓的结尾或舞曲结束 。亨德尔和巴赫的序曲就属于这种类型 。巴赫的四首序曲(也叫组曲)是前面有法国序曲的组曲 。
18世纪下半叶以后,大多数古典序曲采用了奏鸣曲式的戏剧结构 。歌剧序曲必须起到暗示剧情、引导观众入戏的作用,这也是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目标之一 。他的《涛雒人》序曲预示了第一场的暴风雨气氛 。此后 , 大多数歌剧序曲都采用了格鲁克的这一原则 。莫扎特的序曲《唐璜》和《一个女人的心》也采用了歌剧中的音乐主题 。贝多芬的《利奥诺拉》三首序曲,C.M .冯·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r .瓦格纳的《歌剧序曲》进一步强化了情节表达的功能 。
相反,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序曲往往只是将歌剧中的曲调串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片段 。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开创了为戏剧创作序曲的潮流 。后继者是f·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前奏曲》 。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将序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标题管弦乐 。世界著名的音乐会序曲,如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斯群岛》、《平静的大海和快乐的航行》、《美丽的梅卢蒂纳》、H .柏辽兹的《狂欢节》、《大学节序曲》和J .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都是交响性的 。
(3) 3)
早期序曲主要有两种类型,即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上半叶的序曲:一种是法国作曲家卢瑞首创的法国序曲,由三段组成:柔板-快板-柔板;另一种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斯卡拉蒂建立的意大利序曲,由快板-柔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 , 其速度顺序与法国序曲刚好相反 。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的序曲是一首法国序曲,分为三段:柔板-快板-柔板 。一开始是慢板的引入,音乐采用了一长一短的节奏,庄重肃穆 。然后是快板,是序曲的主体部分,用赋格曲写成 。赋格的主题是短而有力的 。最后,音乐回到了慢板 。形成一个简短的结尾 。
格鲁克的歌剧《巴利斯与海伦娜》的序曲是典型的意大利序曲 。快板-柔板-快板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进行曲性质的快板,充满了英雄气概 。第二段是抒情中板,与第一段形成刚柔对比 。第三段是活泼的回旋曲,分为a-b-a-c-a五段 , 是回旋曲的主题 。这首前奏曲的三段主题不同,但第三段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旋律紧密相关 。
早期歌剧的序曲与歌剧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往往一部歌剧的序曲可以借用另一部歌剧的序曲 。后来格鲁克和莫扎特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歌剧序曲的表现力,使歌剧序曲开始具有暗示情节的功能 。贝多芬为歌剧《费蒂利奥》创作的四首序曲将这一体裁提升到了交响音乐的高度 。尤其是表现人物与戏剧冲突的《利奥诺拉》第三序曲更为深刻 。
贝多芬的《利奥诺拉》第三序曲是用具有戏剧性发展的歌剧音乐主题写成的 。如果只是把歌剧中几个最精彩的主题组合起来 , 而没有这样戏剧性的发展,那就叫歌剧前奏 。法国作曲家托马斯的歌剧《米娘》的序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米娘》根据歌德的小说《威廉·梅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改编 。歌德的威廉·梅斯特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德国公民青年的代表 。他想摆脱狭隘的人生世界,走向自由的世界,在实际的奋斗中认识人生的意义 。前奏曲包含了歌剧中的五段音乐:第一段是老艺术家在母亲生病时唱的摇篮曲,流露出慈爱的父亲对心爱女儿的深情 。第二段是一位老艺术家的竖琴音乐 。第三段是范娘向威廉吐露身世时唱的一首歌 。这首歌非常有名,它被称为“疯狂之歌” 。这是一首波兰舞曲风格的三拍舞曲 。第五段是菲利娜的福拉娜 。福拉纳是一种六拍的威尼斯舞曲,表现出活泼的趣味 。这五首乐曲既不是随意的 , 也不是按照它们在歌剧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的,而是按照美学原则精心剪裁的马赛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