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的乐理知识

在乐理中,若干不同的乐音 , 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 , 围绕着一个稳定的中心音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叫做调式 。你知道这件事吗?下面就让小编给你介绍一下吧!
【调式的乐理知识】一:欧洲中世纪教会调式
这种模式在17世纪以前流行于欧洲,也称为中世纪模式 。它起源于民间音乐被教会音乐所采用,后来被世俗音乐所采用 。欧洲调式结构的音乐理论起源于古希腊的四声系列 。这样的四声系列有三种类型,即自然四声系列(包括两个全音和一个半音)、半音四声系列(包括一个三分音和两个半音)和四分音四声系列(包括一个大三分音和两个四分音) 。
其中只有自然四声系列有完整的体系,其他两个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旋律变化而与自然四声系列混合 。在自然四声序列中,从高到低的全音-全音-半音称为多利亚式四声序列,全音-半音-全音称为弗里吉亚式四声序列,半音-全音-全音称为吕底亚式四声序列 。将以上两个相同的四音系列组合起来,形成三个调式:多利亚、弗里吉亚和吕底亚 。此外 , 还有不同的音程排列成混合音型 。这些调式可以移入下多利亚、下弗里吉亚、下吕底亚、上多利亚、上弗里吉亚、上吕底亚等调式 。比如中世纪 , 教会模式由格里高利一世的统一圣咏来规范,起初只有八种:多利亚,下多利亚,弗里吉亚,下弗里吉亚,吕底亚,下吕底亚,粘吕底亚 , 下粘吕底亚 。到了16世纪,总共有12种调式,包括伊奥利亚、下伊奥利亚、爱奥尼亚、下爱奥尼亚四种调式 。虽然这些调式的名称都是借用了希腊语调式,但实际的调式结构是不同的 。比如多利亚调式,不是由两个从上到下按照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排列的四音序列组成,而是由两个从下到上的全音-半音-全音的四音序列组成 。这时每个调式根据音域的不同又可分为肯定调式和辅助调式(或下行调式),结尾(主音)的上五分音称为次主音 , 其中弗里吉亚调式的次主音用的是第六音 。
此外,还有两种模式,Lokriya和Lower Lokriya,很少使用 。
二:欧洲教会调式
欧洲教会调式与大小调式相同 , 但爱奥尼亚调式与自然大调式相同,八神庵调式与自然小调调式相同 。此外,lydia调式和Mixolydia调式可视为大调类型 , 前者与自然大调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增加了四度(称为Lydia四度),而后者减少了七度(称为Mixolydia七度);多里亚调式和弗里吉亚调式可以算是小调 。前者与自然小调的主要区别是六度(称为多里克六度) , 后者是二度(称为弗里吉亚二度) 。但是Rokriya调式,虽然有主音以上三度,有弗里吉亚二度,但是很少用,因为主音以上五度是负五度,不能形成协和音程 , 也不能形成协和和弦 。
三:中国民间七声调式
以五音为主的七音──中国民间七音的一种形式 。它是在五声音阶的三度和三度之间加入不同的分音而形成的,即在羽和宫的基本音之间加入[边宫](宫的低半音)或[清音](羽的高半音,也叫闰);在基本音的角和符号之间加上[拐点](符号的低半音)或[清角](角的高半音) 。这种不同的半音关系 , 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七音音阶:①正音音阶或古体音阶,又称耶鲁音阶(加签换宫);(2)下调音阶或新音阶,又称乐青音阶(加清教、变宫);③民乐音阶或音阶 , 亦称颜音阶(有明确的角度和跳跃) 。
每个音阶可分为五种调式:公、上、交、正、于 。
中国除了以五音为主干的七音,还有七种自然音都是基本音的七音 。虽然这种调式的音序与欧洲中世纪教堂的相同,但调式的支柱音有自己的规律 。此外,还有七个带轻声的声调 。比如秦话的苦调声调模式 , 在两个小度之间用了3/4调(轻声) , 使得声调颜色与其他声调模式完全不同 。
四:吉卜赛调式
吉普赛音阶以两个二度音程为特征,其调式如下:小吕底亚调式、大弗里吉亚调式、大洛基亚调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