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喜欢吃螃蟹 螃蟹哪里能吃


最近要说最可恨的就是美食纪录片《人间风味》 。前两季《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在豆瓣评分高达9.4,让很多观众想嫁给陈导 。
关于螃蟹的部分更吊人胃口,前方高能 。除非肿得很厉害,否则请保证有东西吃 。
然而,螃蟹这种美味却被歪歪扭扭的坚果拒绝了 。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吃螃蟹呢?
螃蟹是如何引起整个中华民族的食欲,让所有中国人等待秋天这种美味的到来,又是如何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把对螃蟹的渴望根植在中国人的基因里?
虽然具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法考证,但大约在7000-8000年前出土了螃蟹等动物的骨骼 。也许,一开始中国人接触螃蟹可能会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 浑身发抖 。
初尝美食之后 , 中国人吃螃蟹越来越失控 。螃蟹这种新鲜美味的食物只能保存很短的时间 , 几个小时后,螃蟹就会被酶和微生物分解 。
幸运的是,聪明的中国人想到了一个保存的方法——蟹肉糊,它将螃蟹和其他调料结合在一起 。
一开始,珍贵的蟹膏是用来祭祀的 。周朝《周礼》记载“共祭之耻” 。东汉学者郑玄说“耻”就是“蟹膏”,就是蟹膏的意思 。
在汉代 , 蟹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 被视为贡品 。汉武帝一吃蟹胶就夸,比凤凰嘴里煮出来的胶还要好吃!虽然不知道凤凰是什么味道,但大概意思就是它是什么神仙美味吧 。
国源品尝了一只九英尺长、有四只钳子的螃蟹 。因为它的名字,它比凤凰喙的胶水更好 。——东汉郭喜安《汉武洞鬼》
螃蟹最疯狂的是香味浓郁,味道持久,螃蟹!黄色!螃蟹!奶油!
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中国人早就一致认为螃蟹的这种精华是最珍贵的 。后汉开国皇帝的儿子刘成勋说:“十万白八敌,差别很大 。”一颗蟹黄也不比十万只螃蟹高 。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姚敏书》中可以看到 , 人们发现九月的螃蟹是最肥最美味的,而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更是受到螃蟹的启发 。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都喜欢喝酒,“烂蟹”是一种醉蟹,用酒糟腌制而成 。
酒的香味不仅去除了螃蟹的腥味,还在螃蟹的鲜味中加入了陈年时光的味道 。两种味道的碰撞造就了醉蟹的特殊风味,而这一时期的“糖蟹”则浸泡在酸甜的汁液中,酸甜的口感和蟹香令人着迷 。
吃螃蟹的历史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就在唐朝和中唐之前 , 因为北方的气候还比较温暖,北方人可以和南方人一样开开心心地吃螃蟹 。后来北方爆发战争 , 气候逐渐变冷,北方人吃螃蟹少了 。
虽然吃螃蟹的人少了 , 但也挡不住一大批人,他们吹着自己的美味 。大诗人李白曾亲自写过一句诗,“蟹钳金液,坏山蓬莱,月上须饮美酒乘高台 。”
而刘询的《岭表异录》也记载了最能吃的广东人是如何吃海蟹的 。一种是把它们烤熟,在螃蟹上放调料,把整只螃蟹烤熟 。
另一个相对麻烦 。据说是把蟹肉挑出来,用蟹膏填回壳里,再加一层酱炒 。有些就像今天的“炸蟹盒” 。
《人间风味》说“中国人养蟹的功夫,世界独一无二” 。回过头来看 , 这得益于唐宋时期交通和水产养殖的发展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专业的“蟹农”专门抓蟹,但都在这一行丢了性命 。
现在“蟹农”不仅赚钱 , 连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税收 。因此,螃蟹也开始向内陆迁移 。一个人可以享受螃蟹的独特,一群人吃起来会更有乐趣 。为了夸螃蟹有多好吃,安利更多人吃螃蟹 。
宋朝的人甚至著书立说论证螃蟹有多好吃 , 出现了《蟹简》、《蟹经》、《蟹谱》等书籍 。
在这个过程中,螃蟹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吃的了 。大名鼎鼎的苏轼不时被贬,但他说只有螃蟹才能治愈我受伤的小灵魂 。“我生来就有这个神物来洗涤我的烦恼 。”
而且据说在品尝了各种美味之后,在螃蟹面前才能真正服气,承认自己“贪吃” 。
宋代还有一道名菜,蟹酿橘 。本来这道菜已经失传了,但是在《风味世界》第三集的时候,有人把它复原了——把橘子的顶部打开,去掉果汁和果肉 。
把大闸蟹的蟹肉和黄炒成蟹粉,再把蟹粉和橙汁炒香,放入空橙中蒸熟 。
显微镜下,螃蟹的变化如此微妙,再次让人不仅感叹,宋人真是牛X,为什么会创造出如此美味的食物!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货的民族 。
但是,中国人对螃蟹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口味和制作上,还体现在如何吃上 。明清八块蟹的出现 , 让吃蟹变得更加优雅有趣 。后来吃螃蟹的工具已经不仅仅包括八件,有些时期还发展到了64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