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西方向 西方是哪里( 二 )


这里还不够,因为“他者”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仅仅是判断的标准 。他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它不仅让你在比较中认识自己,也让你不自觉地据此塑造自己 。
清末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魏源说:“我们要向蛮夷学习,向西方学习 。“一”字明显是贬义的,但还是要学 。学习不是更像易吗?所以张之洞后来说“学中为体,学西为用”,就是怕中国的学坏了 。
但是,学得越深,就越不把原来的对与错想当然,也就越难判断什么是坏 。学久了,变得跟他一样,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
这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分不清生活中哪些东西是西方的了 。中国向西方学习至少有一百七十年了,尤其是最近四十年 。西方已经从纯粹的对外、外来、外部,甚至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中国内部、内部、内部的一部分 。
西方在塑造中国,中国也在塑造西方 。了解西方就是通过了解西方来了解中国,通过了解西方和中国来了解未来 。
你觉得西方怎么样?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看西方,所以你要问 , 我们应该看它什么?
这本书与你分享的是站在中国,重新认识西方 。这意味着我要带你去了解怀里抱着中国的西方,我要带你去思考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
站在中国不是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 。一个常见的错误视角是机械照搬中国标准 。比如有人说,西方分权制衡没什么稀奇的 。这是我们古代经典《尚书》说的,比英国大宪章早两千年 。
但是,拿中国古代的东西和西方现代的东西去比较 , 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比较似乎是说,人家有足球,我们就有蹴鞠 。这种视角的错误在于,它把文化看成是静态的、僵化的、纯粹的东西 。
复杂的中国和复杂的西方必须以“文明”为单位 。只有站在“文明”的高度,才能看得清楚 。用“文化”来看,远远不够 。
如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古今之变 , 也在经历着一场中西的深刻融合 。现在,中国是GDP世界第二大国,贸易额占世界八分之一以上,半年出入境超过3亿人次 , 一个开始思考“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国家 , 世界的中国 。
这样的中国应该如何看待西方?中国近200年来最重要的他者呢?
我的回答是,向前看 。什么叫期待?即遵循文明大趋势的发展方向 。当然 , 文明的大趋势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
所谓“站在中国重新认识西方”,就是站在已经融合了西方的中国,认识到文明的大趋势是中西交流融合 。面向未来,了解西方,不仅要从内部了解西方,更要从内部了解中国本身 。这就是《西方历史大纲》这本书重点传递给你的东西 。
最后说说这本书的写作过程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在那里给研究生上了十年的课,叫西方政治传统与政治现代化 。2018年开始上《西方历史大纲》这门课 。严格来说,我的领域不是世界史,而是政治学 。我动了世界史的奶酪,是“一头闯进葡萄园的野猪” 。其实我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你讲故事 , 而是想给你长见识 。政治学给了我文明的视角 。我想用它带你穿过历史故事的迷雾,抓住里面的要点和逻辑 。
今天,这个课程已经有超过166,000条留言和笔记 。我很感动,也很受鼓舞,因为这证明我这样做是有意思的 。大家不是听一个故事玩玩,而是认真思考文明中的各种大问题 。很多朋友都在感慨,哦,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这样玩!
课程结束后,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把讲稿变成了手稿 。之所以费这么大力气 , 不是因为添料和完善细节 , 而是想把这本书变成一个可靠的认知框架 。书和课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我公开了我所有观点的学术依据,便于你顺藤摸瓜,更详细地找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另一个是我公开了我所有观点的宏观框架,也就是我如何看待知识,让你对各种历史知识做出自己的鉴别 。
读完这本书,希望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西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知识,还有观察和理解文明的眼光,从而帮助你把握自己的未来 。
——罗辑的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