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以象功德名词解释,哪些少数民族流传有象脚鼓舞( 二 )


佛鼓主要流传在德宏州及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德昂族居住区 。佛鼓舞以前只能在佛爷晋升或迎接外类房(缅寺)的佛等重大宗教节日时方可击鼓并表演 , 表演者限于男子 。
浅谈云南傣族“象脚鼓舞”的艺术特征论文大纲这篇关于少儿民族舞蹈:云南民族舞蹈:《象脚鼓舞》 , 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象脚鼓舞是傣族民间流传最广 , 也民族特色的一种男性舞蹈 , 因跳舞时肩上枕着象脚鼓边击边跳而得名 。
象脚鼓分长象脚鼓、中象脚鼓和短象脚鼓三种 。鼓身用攀枝花树或芒果树等圆木镂空做成 , 蒙以牛皮、羊皮、麂皮等作鼓面 , 再用牛筋条拉紧以控制音响 , 其形似一只象足 , 故名 。象脚鼓发音深沉宏重 , 粗犷厚实 ,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 在打击乐器中独具特色 。
云南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昴族等民族都喜欢身挎象脚鼓边敲边舞 , 其中以傣族的象脚鼓舞尤为有名 。
【舞以象功德名词解释,哪些少数民族流传有象脚鼓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