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三角区痘痘破了怎么办 挤了三角区如何补救

痤疮
一定是很多人的烦恼 。
不仅影响美观
有时候不小心碰到会疼 。
因此
大多数人做的是
挤出痘痘 。
有些人甚至认为
挤痘痘也能减压
不过就是挤痘痘这种小事 。
但是最近上了热搜 。
9岁宁波女孩小杨
因为在“危险三角”——鼻梁上挤痘痘
导致颅内感染入院 。
因此
为什么要挤痘痘?
会导致颅内感染这么严重的后果?
什么是面部“危险三角”?
为什么不能挤这个区域的痘痘?
今天就来说说吧
为什么挤痘痘会引起颅内感染?
无论是用手挤痘痘还是用针挑痘痘 , 手上和针上都可能有致病菌 。
这些细菌可以附着在痘痘的破口处 。而且挤压动作会促使破口处的细菌进入血液,回流到颅内血流中,导致颅内感染 。
挤痘是颅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主要与手和脸的清洁程度、个人免疫力、痤疮的特定部位等因素有关 。
虽然不是每一次挤痘痘的行为都会直接导致颅内感染,但是在“危险三角”挤痘痘的概率会更大,无异于冒着生命危险 。
除了挤痘痘之外,“危险三角”内的黑头、痘痘、疤痕也不要随意挤或挠,否则可能会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引起毛囊炎、疖子等 。,并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 。
至此,一定有人问了,“危险三角”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危险三角”?
面部“危险三角”有“大三角”和“小三角”两个概念 。
我们常说的“危险三角区” , 是指以鼻根为起始顶点,以嘴为底线,从顶点到底线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区域 。
这个区域包括鼻骨、鼻翼两侧、上下唇及其周围区域,是“小三角”范畴 。“大三角”区域是从两边眼睛到底部嘴巴的倒三角范畴 。
为什么这些区域被称为“危险三角”?
首先,因为这些三角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包含了大量的静脉窦血流 。
其次,三角区缺乏静脉瓣膜 , 静脉瓣膜是阻止血液在血管中回流的主要“门神” 。
最后,三角区靠近海绵窦等颅内重要区域,三角区的血流可与颅内血管相连 。
面部的“危险三角”一旦发生细菌感染,由于没有防止血液回流的静脉瓣膜,细菌很容易通过面部血液流入颅骨,引起败血症或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在危险区域挤痘痘还有其他效果吗?
如果颅内感染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起血栓形成,最终导致中风甚至死亡 。
另外,挤痘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皮肤内正常的毛囊壁,进而加重炎症反应,不仅不利于痘痘的快速恢复,还会延长痘痘的存在时间 。而且还会有色素沉着、痘印、痘坑等后遗症 。
所以建议不要随便挤痘痘,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痘痘 。
痘痘能自愈吗?
如果长了痘痘,可以通过身体的免疫力自然愈合,不会感染 。
对于症状较轻的痤疮,可以涂一些具有杀菌消炎作用的药膏 。
对于重度痘痘 , 建议直接就医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和/或口服药物 。常用的外用药物有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等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异维a酸等 。
【危险三角区痘痘破了怎么办 挤了三角区如何补救】如果实在忍不住想挤,需要注意什么?
痘痘长在“危险三角”之外 , 很想挤出来怎么办?
保持手、面部清洁
挤痘痘前要清洁手和脸,用无毒无刺激的消毒液消毒手和脸上的痘痘 。
选择成熟痘痘
成熟的痘痘表面往往会有脓点,比较容易挤出来 。
不要全部挤出
挤出物变成血的时候,就可以不挤痘痘了 。以免造成过度刺激,不利于痘痘恢复 。
再次清洁
挤完痘痘后,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痘痘伤口;再次清洁双手和面部 , 避免细菌感染 。
但还是 。
建议不要到处挤痘痘 。
尤其是在危险三角区 。
否则,细菌很容易进入血液 。
引起颅内感染
最后
可能导致中风甚至死亡 。
如有红肿、压痛等 。在挤压的地方
炎症反应加重 。
需要尽快就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