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一生画了多少幅白鹰图,郎世宁字画仿品白鹰图

意大利人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1715年以天主教修道士身份来中国传教,受到康熙皇帝礼遇,入宫成为宫廷画家,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
郎世宁觐见康熙时,康熙虽不赞成郎世宁信仰的宗教,却将之视为艺术家,郎世宁由此开启了自己长达50余年的中国宫廷画师生涯 。在这期间,郎世宁几乎什么都画,人物、风景、战争、历史、花鸟、年节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记录皇帝的活动 。郎世宁在康熙时的绘画,虽无档案记录可查,但从雍正元年开始,直到乾隆31年,几乎每年都有郎世宁绘画活动的详细记录 。
郎世宁的作品,有中国水墨画,也有油画、水彩画和珐琅画,其画风亦中亦西中西合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宫廷画风格 。为迎合各个皇帝的喜好,郎世宁总在调整自己的画技 。康熙不喜欢油画,更无法接受西画中的透视法 。为此,郎世宁学习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高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笔,也不能修改润饰,笔法稍有踌躇,便前功尽弃 。为不在画上留有透视法中的阴影,郎世宁便在同一幅画中对山水或庭园采用不同的视点与角度 。正是这种戴着镣铐的舞蹈,让郎世宁的画作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独特的存在 。为了纠正绘画的平面视觉,郎世宁向康熙建议办一所绘画学校,康熙没同意 。这种境况直到1722年雍正继位后有所改善 。
在雍正被欧洲油画的魅力感染后,郎世宁相继创作了《聚瑞图》(1723年)、《松献英芝图》(1724年)和《百骏图》(1728年)等画作,这些具有鲜明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的作品,显示了郎世宁的写实功底 。1724年,雍正帝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 。郎世宁长时间留居该园,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作品,其中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也有在平面上表现纵深效果的透视画 。雍正帝对于这位洋画师的作品十分赞赏,曾对一幅人物画图稿赞道:“此样画得好!”
除忙碌于宫廷创作,郎世宁还和雍正帝的弟弟们多有交往,曾为怡亲王允祥、果亲王允礼、慎郡王允禧等作画,流传下来的《果亲王允礼像册》、《八骏图卷》、《马图册》等就是此类作品 。可见,在当时的贵族世家圈子,玩赏欧洲风艺术品已成为一种时尚 。从现存郎世宁作品看,爱好艺术的乾隆帝在继位前就与郎世宁多有交往 。24岁继位后,乾隆几乎每天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 。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郎世宁用他的画笔记录了很多重要人物和事件,如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归顺的少数民族头领等 。郎世宁更将乾隆一生的大事,诸如战争、狩猎、宴会等场面尽皆入画,最好的作品之一《哈萨克贡马图》,画面生动逼真,挥洒自如 。郎世宁还奉命绘制过一幅著名的帝后和11名妃嫔在一起的图像《心写治平》 。据说乾隆也只看过该画三次,然后将画封存,降旨说如有人偷看该画,必凌迟处死 。
1747年,乾隆开始修建圆明园为夏宫,并令郎世宁负责设计监造西洋楼 。在此期间,郎世宁还担任过掌管皇家园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官职为正三品 。聂崇正认为,曾被英法联军掠走又被购回的大水法12生肖的部分兽头,很可能出自郎世宁之手,因为很多地方都呈现明显的“郎式风格” 。
郎世宁获得的荣耀,虽让众多宫廷画家难望其项背,但郎世宁为中国皇帝工作,条件却十分艰苦 。另一位欧洲宫廷画家王臻诚曾在信中描写他们的作画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 。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掣肘,不能随意发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