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解毒利胆利尿明目清肝清热消炎消肿止痛
别名:公英、鲜公英、蒲公丁、地丁、黄狗头、尿床草、黄花地丁、蒲公草、黄花草、婆婆丁
性味:味甘苦,性寒 。
归经:归肝、胃经 。
煎法:
适用体质:湿热体质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
用法用量:10~15g 。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消肿,利尿,利胆,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清肝明目,消炎止痛 。
1、清热利尿
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 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
2、富含营养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
3、消炎
蒲公英有很强的消炎作用,尤其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 。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 。
4、清热解毒(热毒疮疡) 用治热毒壅盛所致的疮疡肿毒,视为要药,常与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紫花地丁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 亦可用治咽喉肿痛,多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为用 。
5、消痈散结(乳痈、内痈) 用治乳痈初起,红肿坚硬,脓尚未形成者,获效显著 。既可单用内服,也可取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 。亦可用治内痈,如肠痈、肺痈等 。本品擅长消痈,尤为用治乳痈之要药 。
6、清利湿热(湿热黄疸、热淋证) 用治湿热黄疸,常与利湿退黄药,如茵陈蒿、大黄等同用;用治热淋涩痛,常与利水通淋药,如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 。
 
蒲公英图片
蒲公英主治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症 。
为治乳痈、肠痈的要药 。用于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疮肿毒、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及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 。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阑尾炎、肝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回乳等常配伍用之 。
蒲公英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及矿物质,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 。
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副伤寒甲、白色念珠球菌、牛型布氏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癣菌均有抑制作用;蒲公英生物碱对入型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
1.蒲公英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2.蒲公英有保肝、利胆作用 。
3.蒲公英有抗内毒素作用 。
4.蒲公英有抗肿瘤作用 。
5.蒲公英小剂量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 。
6.蒲公英有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溃疡作用 。
7.蒲公英有影响免疫功能的作用 。
8.蒲公英有利尿作用 。
9.蒲公英的根及全草可作苦味健胃剂或轻泻剂,浸剂能治蛇咬伤,亦可促进乳汁分泌 。
蒲公英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
 
①偶见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轻度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个别病例发生过荨麻疹、全身瘙痒、结膜炎及头晕、多汗等过敏反应 。
②非实证、热证不宜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 。孕妇慎用 。痈疽辨证属阴证者忌用 。
蒲公英食用方法-泡水喝的功效日常用量:8~12g;用水煎服,或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

推荐阅读